嬰兒潮世代明明口袋滿滿,為何甘願當個「不消費的小氣鬼」?《經濟學人》羅列這三大原因

2024-05-27 18:00

? 人氣

(美聯社)

(美聯社)

嬰兒潮世代(指現在年紀約在60-78歲之間的人口群體)約有2.7億人口,儘管不是每個人都很富有,但整體而言他們累積了巨額財富,這些退休的「有錢人」如何花費他們的積蓄,將會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然而《經濟學人》26日指出,與經濟模型的預測相比,嬰兒潮世代明顯更為「吝嗇」。對此《經濟學人》分析三個嬰兒潮世代不好消費的原因:想要多留一點遺產給子女、後新冠時代的消費習慣改變,以及對於長照支出的擔憂。

根據《經濟學人》,美國的嬰兒潮世代佔全國人口的20%,卻擁有全國52%的淨資產,價值76兆美元(約合新台幣2443兆)。《經濟學人》稱嬰兒潮世代是「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這群遍佈在富裕國家的人口群體,成長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打過仗,更享受過披頭四的現場演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即將退休的嬰兒潮世代,會如何處理積蓄?」這個問題不只對郵輪或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業者來說很重要,《經濟學人》指出,由於嬰兒潮世代財力雄厚,他們的消費選擇會對全球經濟成長、通膨和利率產生巨大影響;然而嬰兒潮世代卻相當「小氣」,他們並沒有花掉自己的積蓄,而是試圖存更多錢。因此,2020年代和2030年代的經濟問題將有別於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測:問題不再是嬰兒潮世代為何花那麼多錢,而是為什麼他們花的那麼少?

不只美國的嬰兒潮世代不消費,其他富裕國家的嬰兒潮世代也有相同問題,這與過往經濟學家的預測大不相同。根據《經濟學人》,經濟學家有一個關於人類在不同年齡階段,會有的不同消費習慣的簡單模型:在青年時期,人們的支出會超過收入,因為他們需要大量投資在教育方面或購買第一棟房子。到了中年,人們會為退休生活做打算,因此開始累積財富。至於晚年生活,人們會透過出售資本,例如賣掉房子,和消耗積蓄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這時的支出又會超過收入。許多遵循這種「生命週期假說」的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嬰兒潮世代退休,將會導致更高的利率和通膨。除此之外,嬰兒潮世代的大量消費對應到越來越少的勞動人口,理應會刺激工資上漲。

《經濟學人》指出上述觀點最著名的兩位支持者,查爾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和瑪諾傑・普拉丹(Manoj Pradhan)認為,隨著嬰兒潮世代從累積財富轉向消費財富,全球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平衡將會產生變化,從而導致利率上升。然而《經濟學人》指出,世界上最高齡的兩個國家,義大利和日本,多年來卻一直維持低通膨和低利率。這使人們開始對經濟學家的預測產生懷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