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璽觀點:從108國文課綱反思社會倫理秩序崩塌與少子化的關係

2024-02-02 05:40

? 人氣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左二)、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右二)舉行「書寫揚聲響應修改108課綱運動」。(顏麟宇攝)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左二)、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右二)舉行「書寫揚聲響應修改108課綱運動」。(顏麟宇攝)

日前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指出,教育部以「去中國化」為原則編列108國文課綱;認為文言文是黨國遺毒,必須大量刪減;如此一來,國文課原所蘊藏的中國傳統價值無所附麗,社會倫理秩序因而快速崩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區老師所言,獲得廣泛共鳴。簡單來說,當社會倫理秩序走上了歪路後,就是家長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老師也覺得孩子越來越沒禮貌;年輕人本事未見長進,一身毛病倒是推陳出新。老師為了少惹麻煩,不與學生置氣,不必應付無理取鬧的家長,以佛系心態教學,就成了自保身心健康的普遍選擇。像區老師這樣有良心的國文老師,能從傳統價值系統出發直指問題核心所在,那是很少見的。

社會的倫理秩序一旦進入崩塌節奏,父母的處境要比老師還慘。各種心理學商販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通過出書或是視頻,以各種方式指導父母應當如何去呵護,理解自己那早已不屬於小朋友階段的大小孩,甚至是大學生。他們不遺餘力的培養與發揚父母心中因為疼愛孩子,而很容易被挑來起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心態,從而使得父母對自己心生懷疑,甚至生出一種恍然大悟,意識到原來自己才是製造家庭不和諧氛圍的問題來源,並且對孩子產生一種負罪感。這些心理學商販,並不要求孩子應當怎樣分擔家務,更談不上要求孩子孝敬父母;而是反覆的要求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各種好,不斷強化父母天生就已具備的寵溺孩子的心。在這樣的反覆內外折騰下,其最終結果是什麼?那就是父母逐漸意識到,在這個年代生孩子,就等於是給自己生了一個大王,或至少是老闆。父母在家裡的實際地位將自降為草民,甚至是奴隸。

諷刺的是,當這些在家如大王般的孩子們出社會後,就會立即認識到,雇主要看的是結果,不能即時完成任務者,莫說是大王,連小兵水平的工資都配不上。心理素質乃是能力的重要組成部份,有些年輕人能夠順利克服適應社會的困難,但是也有相當數量的年輕人受挫之後,轉為繼續向父母索取,或是向社會索取。這些拒絕長大的巨嬰,拒絕為自己負責,成為一代又一代的躺平大軍。

實際上要販售父母對孩子的負罪感並不容易,這需要一段相當時間的系統性社會改造工程。前述所謂的源自於各種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均有一種類似政治「左派」的傾向,亦即存在即為合理。這種筆者稱之為「左派」的心理學觀點,無非就是逢迎那些與子女鬥爭失敗之後的父母心理需求。這與西方社會目前流行的種種荒唐觀點有許多共通之處,例如:學習不認真的孩子,稱其為有專注困難,這是一種疾病,理應得到照顧,所以在入學時,給這樣的患有專注困難症的孩子加分,那是非常公平的;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不瞭解愛與正義乃相輔相成。愛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行動;缺乏以實現正義為目的與標準的愛,極容易流入邪僻,甚至導致悲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