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身分就是認同?一錯幾十年的大雜燴民調!

2024-01-29 07:10

? 人氣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資料照,柯承惠攝)

日前,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其總統大選後的首次民調結果,標題是「2024台灣總統選民的抉擇及其影響」,始於政黨認同而終於對賴清徳執政的信心,合計詢問民眾13個問題並逐一提示結果。無奈的是,在「民族認同」這個問題上,該報告仍然延續產學兩界多年來的錯誤,致使該部分成為不知所云的大雜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Identity和認同的兩種意思

先用「民族認同」這個相沿成習的譯名來破題。這個譯名源自於英文的"national identity",也經常稱為「國家認同」,眾多學者專家認證引用,但真的沒問題嗎?

問題可大可小!關鍵在於英文的Identity和中文的認同都有兩個不同的意思。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認同是指:(1)認定、同意,例如「對該方案表示認同」;(2)在感情上喜愛甚或仰慕(該辭典原文採用定義不明的「認定」一詞)某人或某群體,因而加以模仿,使自己與他人或群體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例如年輕人對於偶像明星的言行總是無條件的認同。(補充:該字典沒有區分詞性,但日常交流時顯然兼具動詞和名詞的性質,例如「你的主張獲得我的認同」和「我認同你的主張」顯然是同一回事。)

那麼,台灣民意基金會所要調查的「民族認同」,究竟隱含著哪一種意思呢?該調查實際提問的是「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顯然是在詢問民眾認定且同意自己是台灣人或中國人,其內文的分析也証明確實如此。

然而,認定自己是台灣人或中國人,真的就代表著自己的national identity嗎?答案是「未必盡然」,因為針對identity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通常涵蓋兩個不同的層次,「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這類問題只是探討第一個層次,直譯的話就是「身分」,而這也是identity這個英文字在字典中的第一個定義。

教育部辭典中的第二種定義著眼於第二個層次,但其定義並不精確,比較適用於個人對其他人或群體的心理認同,在探討民族認同之際並不恰當。中文維基百科提供較完整的解析,在引言中不但指出「民族認同」一詞亦可稱為「民族身分」,還強調「歸屬感或認同感」,「視為一凝聚整體」等觀念不可或缺,並以範例指出民族認同可能跨越國家界限。

這兩個認同層次未必一致,例如許多黃種人知道自己的血緣身分,但他們仰慕白種人,內心希望成為白人的一份子,於是經常在言行上加以模仿,導致社會上衍生出「香蕉人」一詞以諷刺其「外黃內白」。同理,中下階級經常會仰慕並模仿上流社會,例如有研究顯示他們會想像並模仿上流社會「用刀叉吃炸雞腿」,但上流社會人士實際上並不在乎如何吃炸雞腿,經常是抓起炸雞腿就大口啃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