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弱水專文:如何理解人文學?

2023-11-27 05:40

? 人氣

自我探索的性質,與人文學的關聯是全面的,除了上面所談的對於事象的個別性和特殊性的重視,也涉及人文學的知識目標。在近現代人文學思潮中,在以德意志和法國為核心的歐陸,存在「人文科學」(human sciences, sciences humaines, Geisteswissenchaften)的概念。「人文科學」所代表的基本看法是,對於人的世界的切實認識,不是一般的科學方法所能達成的,對人(包括個人和集體)的認識,要有「了解」(understanding, Verstehen)。打一個簡化的比喻:要達到了解熟朋友或者深入調查對象的程度,有同理感(empathy),能掌握他們的內裡,洞悉他們的情感動力和行事邏輯。這不能僅依靠對可視證據的整理分析,還要有「詮釋」(interpretation)的工夫,也就是透過適當的視角(perspectives)獲致有深度的、超越資料表面的認知。「人文科學」是很著名的概念,雖然不是所有的人文研究都追求對內裡的理解,但這的確是人文學的一個重要面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對人文學通性的表述還涉及人文學科的另一個重點。人文學研究人的世界,方面很多,不過,對人的活動的意義面—即文化面與符碼面—的重視,是一大特色,文學和哲學都有很大部分從事與意義相關的研究,歷史學也有一些,藝術、宗教和文化研究更是完全以此為對象。反過來說,在當代的學術園地,文化和意義的研究集中於人文學科,社會科學中也有,例如文化人類學,但整體上分量少了很多。人文學的這個傾向淵遠流長,和近代以前的經典文本研究傳統尤其密不可分。很明顯,對於意義的探討,「詮釋」的方法有獨特的重要性。

現在要對以上的討論做一個整理。關於什麼是人文學,我們可以先檢視人們實際所指稱的人文學科。人文學的構成,基本上以文學、歷史、哲學為核心,加上藝術、宗教和其他形態的文化研究。人文學有地域性,很多社群有自己的傳統,但在當前的世界,各國、各地人文學科的組成大同小異,可以說共識強於差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七○年代以後,歐美出現新的人文學潮流,這是文化多元主義思維的產物,企圖擺脫傳統人文學尊崇經典的拘束,開發西方主流社會經驗以外的人文知識。新人文學對世界各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雖然表現的形式有差別。人文學科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重視文本和具有符碼性文物的探討,不過實

際上,在各學科和領域,研究工作和文本的關係差異很大,不宜輕易以此作為人文學的基本特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