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誰說「通膨是暫時的」!這次聯準會能做出正確行動嗎?2024年經濟會不會衰退?

2023-11-15 07:10

? 人氣

採取縮減資產負債表和升息的雙重緊縮,是因為鮑爾在二○二一年八月受到通膨驚嚇。隨著二○二○年的基數效應在二○二一年七月消失,通膨並沒有像鮑爾預期的那樣暫時消失,這促使他突然轉向打擊通膨的模式,動用聯準會縮減購買資產和升息的緊縮工具。聯準會從二○二一年十一月到二○二二年三月的縮減購買資產和此後的升息,完全出自伯南克八年前設計的聯準會劇本。這就引出一個問題:伯南克當初的劇本成功了嗎?而根據之前劇本的表現,今日的市場參與者應該期待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答案指向一些股市投資人絕對會感到不愉快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的鮑爾劇本緊緊追隨著伯南克劇本的步驟進展。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伯南克表示聯準會將開始減少購買資產,亦即進行所謂的縮減。華爾街的樂觀主義者和金融評論家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畢竟,聯準會還在印鈔票,只不過是速度放慢一些。儘管如此,市場還是看到它帶來的結果。在經濟學中,一切都發生在邊緣。縮減是貨幣緊縮的一種形式。即使你還在購買證券,你減少購買也足以導致槓桿投資人退出套利交易,和導致資產配置者轉向美元(強勢美元是另一種形式的緊縮)。對縮減的恐慌反應,包括投資人拋售新興市場債券,將資金轉回美元,以及全面降低槓桿比率。這不是一場全面的金融恐慌,但從伯南克的角度看,它實在太接近了。儘管柏南克暗示縮減可能會從二○一三年年九月十八日的FOMC會議後展開,但他一直沒有宣布啟動縮減。實際縮減從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開始,並於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完成。

然後,市場等待「起飛」,包括從二○○六年六月二十九日以來的首次升息。經過八年多的降息和零利率政策,升息的倒計時已經開始。但市場不得不等待一段時間,因為直到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新任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當家後起飛才發生。全球經濟安然度過那一年八月和十二月的兩次人民幣暴跌,以及八月期間的美國股市崩盤。當時還不是採取緊縮政策的好時候,但聯準會還是收緊了政策,除了想避免在進入第三個年頭還沒有起飛的尷尬外,沒有更好的解釋。這是一個好例子,用來證明聯準會往往在錯誤的時機做錯誤的事,只為了不辜負自己公布的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二○一五年十二月後,一直到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四的第二次升息之前,有整整一年時間聯準會沒有動作,然後升息的節奏大大加快了。二○一七年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各升息了○﹒二五個百分點,二○一八年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也各升息相同的幅度。直到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已上升到二﹒二五%到二﹒五%間,是自二○○八年三月,全球金融危機初期貝爾斯登倒閉以來的最高水準。在這個過程中,鮑爾於二○一八年二月五日出任聯準會主席,但那沒有什麼差別。聯準會的目標早已刻在前瞻指引上,由思想觀念一致的伯南克、葉倫和鮑爾共同奉行。重要的是政策,而不是個性。到了二○一八年十二月,聯準會實際上已經實現其長期追求的利率正常化目標。在聯準會升息的同時,它也把資產負債表上的M0基礎貨幣從二○一五年十月(升息前)的四兆一千億美元高峰,減少到二○一九年九月的三兆二千億美元,減幅達二二%。大幅減少基礎貨幣供給是對升息的補充措施,既是貨幣緊縮的一種形式,也是在二○○八年至二○一五年的寬鬆政策和大舉印鈔後,讓利率和貨幣供給正常化的努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