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習近平集權所破壞的制度─黨政分開變以黨代政

2023-11-19 05:40

? 人氣

1989年5月19日,天安門廣場,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探視示威抗議的學生與市民(AP)
1989年5月19日,天安門廣場,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探視示威抗議的學生與市民(AP)

習近平上任後,透過各種方式架空國務院。在第一個任期中,便在黨內成立了24個領導小組或委員會,範圍涵蓋黨、政、軍、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組長或主任由習近平本人或親信擔任,將原屬於國務院的多項業務移到黨內討論;第二個任期開始後,隨即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直接調整黨中央與國務院機構,將多個國務院所屬部門改隸於黨中央;第三個任期開始後,又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目前雖尚未開始進行部門調整,但也已猶如箭在弦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諷刺的是,在習近平任內兩次改革方案中,都表示推動機構改革的目的,是為「深化改革開放」,卻完全無視鄧小平、趙紫陽等前任領導對政治的改革理念,正是推動黨政分開。

二、權力分布由集體領導走向個人集權

伴隨著以黨代政之風日盛的必然結果,就是政府高層的權力分布將由集體領導走向個人集權。

文革結束後,為避免毛澤東時期個人權力高漲導致的種種弊端,中共開始實施集體領導制度。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中共元老多數仍在世,其中陳雲更是在1950年就成為政治局常委(遞補病逝的任弼時),鄧小平則是到1956年才成為常委,使得當時黨內並無任何獨大的勢力,中共內部也流傳著「鄧小平有決定權,陳雲有否決權」之說。這種「雙核心」領導狀態,一直持續到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陳雲表態支持「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後,鄧小平才在陳雲的溢美下,獲得「核心」稱號,但依舊維持集體領導。

胡錦濤時期,政治局常委各司其所職,權力分布達到高度集體領導或分權而治狀態;習近平上任以來,則透過重新取得「核心」稱號、排擠自家親信以外其他派系、將國務院職掌改隸黨中央等種種方式,將權力高度集中於單一個人,打破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持續三十多年的集體領導制度。在高度以黨治國體制下,領導人意志能直接、高效地體現,做為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將成為黨意志的執行者,做為立法機關的全國人大也將更深陷「橡皮圖章」窠臼,政策欠缺討論、監督的結果,個人崇拜之風也將愈發明顯。

兩次機構改革比較

習近平任內兩次推動機構改革,名稱雖相仿,但在各方面都有極大差異,歸納如下:

發布流程方面,第一次改革,是由黨中央做出決定後,交全國人大表決通過隨即實施;第二次改革,則是由黨中央與國務院聯名發布改革方案,但並未交由全國人大表決。流程不同的原因不明,有評論認為係因本次涉及的項目較為敏感,因此不適合拿到全國人大討論。

改革廣度方面,第一次改革,不同於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圍繞於經濟體制層面的改革,而是一次多領域、全方位的改革,對黨中央及國務院所屬業務做全般性重整,力度及涉及部門皆堪稱歷次之最;第二次改革,則偏重於金融及科技兩個特定領域,與過去僅聚焦於特定議題的改革較接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