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阿里巴巴成了「國進民退」的犧牲品

2023-10-08 05:40

? 人氣

而之所以要推動虛擬人民幣,係因銀行業務近年面臨來自境內、境外的強力競爭,包括境外的比特幣及境內因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的普及,人民幣使用空間愈趨受限。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統計,都市地區的行動支付使用者已超過8成、農村地區也超過7成。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若再不出手奪回主導權,則金融服務帶來的可觀利益恐將盡數歸於互聯網公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虛擬經濟遊走於法律漏洞。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的說法:「暫緩螞蟻上市是基於確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的綜合考慮,以及維護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依法依規作出的決定。」 這番話透露的訊息是,以螞蟻集團為首的虛擬經濟,正遊走在法律漏洞的邊緣。

中國人民銀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於11月2日發表長文「大型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與監管」,指出「近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科技公司成長迅速,並不斷向金融領域滲透發展,利用其長期服務積累的客戶資料和新興的大資料處理技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金融服務生態……大型互聯網企業跨界金融服務業,對推動我國金融業在部分領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擴大服務範圍,拓展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推動普惠金融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但也要認識到,大型互聯網企業廣泛深入地進入金融服務領域,也在深刻地改變金融業,並可能產生一些與過去我們所熟知的傳統金融業截然不同的風險和問題,需要進行深入剖析並妥善應對。」並點出這些風險包括「壟斷和不公平競爭」、「產品和業務邊界模糊」、「信息技術可控性、穩定性風險」、「數據洩漏與侵權風險」、「系統性風險」,而改善的方法有「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監管制度體系」、「嚴格市場准入,全面推行功能監管」、「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在平衡個人資訊保護的基礎上,加強資料管理,防止資料壟斷」、「發展監管科技,提升風險識別、防範與處置能力」、「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範系統性風險」。

簡言之,以阿里巴巴、騰訊為首的互聯網企業,近年積極利用網路科技,跨足傳統上屬於銀行的金融業務,既享有技術領先之便利,又可利用互聯網企業身分規避適用於金融機構的法規,而政府主管機構在技術不如互聯網企業、能夠規範的法規也未到位下,只好暫緩這些互聯網企業更進一步跨足金融領域的企圖。

阿里巴巴遭整肅後的影響與補救

從馬雲遭約談到後續的螞蟻金服暫緩上市事件,無論對中國政府、乃至整個產業生態,均造成相當影響。

對中國政府的影響,包括內部政治鬥爭表面化,及外部失信於國際金融市場。阿里巴巴集團創立於1999年,當時正好是鄧小平已逝、江澤民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馬雲在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特殊環境下,選擇親近當局人士,可謂理性選擇;2002年胡錦濤接任總書記,然而外界普遍認為江澤民仍在背後「垂簾聽政」;2012年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外界在一開始認為習近平只是江、胡兩派勢力妥協的結果,並不具備實權,這可能也造成馬雲未積極向習派靠攏。待近年習近平權力逐漸鞏固後,即處心對付被認為是江派人馬的馬雲,而這也讓中共內部派系鬥爭再度公開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