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興觀點: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風雨過後更顯台灣金融韌性

2023-09-06 07:00

? 人氣

就債券市場部分,雖然北京推出扶持措施,但因經濟急速衰退,信貸和房地產銷售慘澹,企業獲利成長偏低,流動性壓力大增,償債能力惡化,使得規模達4.4兆美元的在岸債券,違約率恐將創歷史新高。近日引人關注的,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企業集團(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驚傳出現理財商品停止兌付的違約危機,讓投資人擔憂規模高達2.9兆美元的融資信託業會掀起中國版的「雷曼風暴」,即是活生生的例子。至此,中國以債務驅動的成長模式面臨了困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就銀行信貸市場來說,隨著中國GDP下降,不良貸款比例增加,銀行的財務營運能力備受考驗。打銷壞帳將侵蝕銀行資本適足率,銀行恐怕面臨立即增資的壓力,但許多城商行及農商行背後的大股東是已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因此能提供的財政彈性相當有限。在大型不動產開發商接二連三的違約,爛尾樓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勢必造成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加。

參考中國央行在2019年上半年對30家大中型銀行進行金融壓力測試,該測試假設在GDP成長率為5.3%的基準情境下,30家主要銀行中,9家未能通過,其資本適足率將從14.43%降至13.47%。在假設GDP成長率為4.15%的最壞情況下,30家銀行中,有17家沒通過。如今,多數預期中國2023年的GDP成長將低於5%的目標,因此中國銀行業勢必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供應鏈脫鉤引發失業危機

在疫情未爆發前,中國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中國在2018年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的GDP占全球近19%。疫情爆發導致經濟活動中斷,就製造業及出口行業而言,供應鏈中斷導致的停工與延遲開工,所造成的工資和生產損失將排擠原本準備用於投資的資金。而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經濟脫鉤或是去風險策略,導致外資撤離,也造成中國大量的勞工被迫失業。

中國失業率逐月破紀錄,即使中國統計局7月公布的青年失業率數字已高達21.3%,城鎮調查失業率已經連續3個月衝破20%,仍普遍被認為是嚴重低估。日前中共官方突然宣布取消公布青年失業率,則令人更加懷疑失業率的惡化程度恐怕非同小可。

中國失業潮的規模到底有多大?依中國官方的說法,GDP每成長1個百分點,大約可以帶動150萬人就業。今年將有1,000多萬名大學生畢業,故推估需要7.2%的經濟增長才足以支撐就業。而預測中國近幾年的經濟成長可能都無法達到5%,因此失業率勢必將持續惡化。除此之外,由於極端氣候與烏俄戰爭的影響,中國還面臨很實在的糧食短缺及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一旦大量的民眾失業,沒收入又沒飯吃,就可能釀成強大的民怨,出現反彈與抗爭行動,一旦發生社會動亂,除了對中共政權而言是嚴峻的考驗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