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興觀點: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風雨過後更顯台灣金融韌性

2023-09-06 07:00

? 人氣

債務泡沫問題嚴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採行大規模刺激政策造成嚴重的債務泡沫。中共政權為追求快速成為經濟強權,藉所謂「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掩飾,推動大規模不具自償性的公共建設,加上「國進民退」政策,壯大了生產效率極差的國有企業,而具成長動能的民間企業反受壓抑。導致官方的整體債務規模到2022年時已經超過GDP的280%。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第2季政府債務(含家庭、企業和政府債務)占GDP比增至281.5%,已超越美國的257%。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計算政府的真實債務,實際上還需納入或有負債,這包括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台,高鐵及機場等自償性不足的公共建設,與金融機構遭受系統性風險時的援助成本等等,因此中國官方公告的政府債務數據可能嚴重偏低。

專家對於人民幣是否能取代美元各持不同看法。(示意圖/Photo AC)
人民幣。(示意圖/Photo AC)

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高度依附在貸款和債務上的,土地和房地產常常是主要抵押品。疫情爆發前,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蓬勃發展的地產市場帶動水泥、鋼鐵、營建到裝潢、傢俱及家電用品等諸多產業的興盛,同時挹注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飆漲的房價也吸引民眾將很大一部分的財富用於買房,期望能加速財富累積並背負房貸壓力。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針對社會安全網與醫療福利的預算偏低,使得老百姓為了因應醫療及養老需要,必須維持較高的儲蓄率。

在社會保障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時機不佳的打房措施遇上疫情封控的影響,使房地產市場雪崩式的跌價,地方政府及房地產開發商因此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民眾也必須為了完工遙遙無期的爛尾樓背負沉重的房貸還款壓力,此間種種都加劇老百姓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而不敢花錢,致使儲蓄率更加居高不下,也同時抑制了民間消費。其次,經濟發展步履蹣跚,出口訂單大幅下滑,使企業對擴大生產或投資猶豫不決而採取觀望的態度,導致原本由投資帶動的經濟成長動能無以為繼。中國銀行今年7月的貸款餘額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的水位,顯示了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對資金的需求都大幅減少。

投資及消費陷入通縮,代表接下來企業與家庭的信用違約事件將層出不窮,銀行業呆帳必然會隨之快速攀升。從地產開發商恆大的巨額違約發生至今,不斷有地產商陷入財務危機的報導,如近日爆發美元債務違約風險的大型地產商碧桂園,及大型國企如遠洋集團等,地產商整體債務規模恐怕已經大到中國政府無力解決的程度。也難怪,國際清算銀行會對中國的金融風險提出警告。

金融體系違約風潮加劇

中國經濟成長下滑並可能已經陷入通縮,給規模達41兆美元的金融體系帶來真正的挑戰。從債務對GDP比重來看,金融體系潛在的「問題資產」恐怕十分龐大。而官方公布的銀行不良資產數據則普遍被認為嚴重低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