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團派」慘遭「團滅」─制約習近平力量的消逝

2023-09-22 06:00

? 人氣

綜觀習派內部,無論是福建舊部、浙江舊部、上海舊部、陝西同鄉、清華同窗,這些派系都是建立在「人與人」的連結基礎上,過去習近平之所以借重這些來自特定區域或具有特殊淵源的人馬,係為爭奪利益分配,然而在進入第三任期後,黨內各路人馬基本已形同俯首稱臣,失去拉拔特定人馬與其他勢力對抗必要,此時所需思考的應是如何從「習派的共主」,轉變成「全黨的共主」。面對此問題,徒仰賴人治是行不通的,必須建立制度化的人事任用管道,而共青團做為中共黨內既有的升遷機制,不無重獲重用的可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即使習近平不刻意建立制度化升遷管道,單純站在「帝王心術」角度觀察,也有重新拉抬共青團的必要。綜觀歷史,任何極權者都不願內部出現對其權威構成挑戰者。中共在人事制度未上軌道前,毛澤東的作法,是經常維持兩派勢力並存,不讓任何一方坐大,例如在建政初期以拉抬高崗制衡劉少奇、在文革時期扶持林彪集團與「四人幫」集團抗衡。在中共新任政治局常委中,隨著李強於今年3月接任國務院總理,蔡奇於5月出任國安委副主席,而這兩人均為習近平過去主政浙江時期的舊部(蔡奇從福建時期即跟隨習近平),之江新軍儼然成為「習派」中的第一大勢力,為避免該派系人馬未來逐步坐大、挑戰領導權威,適時引入共青團的影響力,未嘗不是一種手段。

政大東亞所教授寇健文曾指出:「共青團具有輸送優秀幹部到各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組織任務,還可以在各地吸納不同背景、類型的年輕幹部進入共青團任職,成為團系關係網絡的成員。」相較於中共其他以地域或產業形成的派系,「(共青團)這種以全國為範圍的幹部輸送與吸納特徵,都是傳統派系沒有的優勢。無論領導人是否是團系出身,都會想利用這項資源,鞏固權力基礎。因此,團系的政壇影響力還會持續下去,不會隨著領導人更替而消失。」

「團派」目前雖在中共中央全面失勢,但在地方官場仍有許多共青團出身者,惟在欠缺領導下,只是難以發揮影響力的烏合之眾;然而共青團畢竟是中共內部建制性的菁英甄補機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習近平對胡錦濤、李克強不再存有憂慮後,共青團的力量終有回歸之日。倘在2027年中共21大中,再度出現共青團出身的常委,不無形成「第三代團派」的可能。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