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團派」慘遭「團滅」─制約習近平力量的消逝

2023-09-22 06:00

? 人氣

習近平對「團派」的抑制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與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出席二十大。(美聯社)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與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出席二十大。(資料照,美聯社)

習近平執政後,雖抱著聯合「團派」打擊「江派」的基本方略,但出於鞏固、甚至擴張自家人馬影響力的需要,仍不時以各種手段試圖抑制「團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共青團是中共內部制度性升遷管道,胡錦濤在2007年中共17大召開前,原屬意由同樣出身共青團第一書記的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擔任接班人,之後因面臨「江派」反對,經雙方協商後,達成由彼此雖非最滿意、但都能接受的習近平擔任接班人之共識。由於習近平的權力來源,被認為是「江派」與「團派」妥協下的結果,這使得在其上任之初,一度被認為無法取得實際權力、僅是過渡性角色,甚至被喻為歷來最弱勢領導人。這種外界普遍「看衰」的狀況,造成習近平對於權力基礎存在相當的不安全感。

與此同時,胡錦濤雖以「裸退」(即同時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會主席3個重要職位一次性交接)方式向習近平表明不再插手政治的決心,但因胡錦濤執政時期拔擢的官員仍有大量身居高位,以中共18屆政治局25名委員來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汪洋及劉延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均被視為「團派」人物。這股龐大的政治勢力,對習近平而言,猶如芒刺在背,因而亟欲鞏固權力。

為打破這種權力基礎不穩固局面,習近平上任後積極培養自身派系,拉拔對象的來源,除過去擔任地方領導時期的部屬外,還包括一些因特定共同淵源而結識者。習近平進入中央前,曾任福建省省長、浙江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來自這3地的部屬或故舊,分別形成「習派」內部的福建派(或稱閩江新軍)、浙江派(或稱之江新軍)、上海派(又稱新上海幫,以區別江澤民時期提拔的上海勢力)。此外,習近平祖籍陝西,其父習仲勳係陝北紅軍創建者之一,習近平也曾在文革時期「上山下鄉」運動中發配陝西,使得陝西同鄉也獲得重用,但屬於「習派」中的非主流;另外還有習近平就讀清華大學的同學,也有部分獲得重用。

正因出於前述守勢性的鞏固自身權力、攻勢性的擴張自家人馬需求,對「團派」的抑制成為必要。自習近平上任以來,即透過各種方式批評共青團,例如在中共中央出版的《習近平關於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書中,將共青團形容為「高位截癱」、「四肢麻痹」、「形同虛設」、「空喊口號」、「說科技說不上、說文藝說不通、說工作說不來、說生活說不對路。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也曾透過中央紀律監察委員會以「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詞批評。具體作為上,習近平對「團派」的抑制甚多,此處以四件特別具有代表意義者為例證:整肅令計劃、架空李克強、冷待胡春華、延緩共青團幹部升遷時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