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台積電早80年去日本!熱愛研究台灣水果的學者,如何把柚子改良成熊本名產?

2023-08-09 11:10

? 人氣

島田帶回臺灣的苗木僅有5株。櫻井以此為基礎,研究果實的特性,並且因應與東南亞相似卻又不同的臺灣氣候,摸索適合的種植方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櫻井回顧道,一開始因為果型碩大,樹枝承受不住果實的重量而折斷,或者是因為樹枝上有突起的尖刺而傷到果實等等,穩定生長前的這段過程充滿了艱辛。尤其當時的臺灣,在來種文旦已經在南部扎根下來,要推廣新品種並不容易。

與在來種文旦之間的競爭成為一大問題,但是透過錯開採收期,終於獲得解決。文旦果樹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結果實,通常是6~7年,要真正結實累累需要10年的時間。晚白柚的生長也是一樣,但是採收期和一般的文旦相比,比較晚熟。因此,好處是出貨期不會重疊,市場不受影響。

在來種文旦採收結束的12月到隔年春天為止,是晩白柚的採收期,這也是被稱為「晩生白肉柚」的由來。並且,在1926(大正15)年,櫻井技師將它命名為「晩白柚」,意思就是「晩生種的白肉文旦」。

現今的士林官邸公園就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士林園藝試驗支所。自1996年正式開放,成為市民的休憩場所。(圖片來源:nippon.com,作者攝影)
現今的士林官邸公園就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士林園藝試驗支所。自1996年正式開放,成為市民的休憩場所。(圖片來源:nippon.com,作者攝影)

新渡戶稻造博士的農業開發論

日治時期的農業研究非常蓬勃。新領土的臺灣所處的氣候帶與日本不同,土壤等條件也相異。想當然耳,為了追求符合臺灣地理環境的農業,從各方面著手進行研究。

具體上,舉凡鑽研耕作方法、導入新品種、改良既有品種、研究肥料、驅除害蟲等,涉及許多方面,但是其核心有兩點:提升生產穩定性和提高收益。這是源於農政學者新渡戶稻造(1862 -1933年)的理念。

新渡戶是受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邀,針對臺灣的農業開發提出各式各樣的建議。1901(明治34)年5月14日擔任臺灣總督府殖產課長,9月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其內容為把製糖產業定位為戰略性產業,甚至是制定政策來推動糖業發展。

這又被稱為「農工商鼎立併進論」,農業本身被納入國家的產業政策裡面,利用政府資金積極投入研究之後,進而推動農業工業化。之後,甚至是透過商業化來賺取外匯收入。臺灣的主軸是製糖產業,但是以此為基準的模式下水果類農產品也納入其中。晚白柚也透過公費達成的研究成果活用在生產穩定化,實施集約型園藝農業。並且還考慮未來將其運出、銷往日本本土或海外各國。以晚白柚為首的水果類產品也沿新渡戶構想的農商工鼎立促進論發展。

尤其是大正時代(1912-1926年)盛行到南洋視察,此時的對象以水果為主。島田在東南亞視察了晚白柚之外,還查了芒果、鳳梨、柳橙等,持續了半年以上之久,同個時期有不少像這樣的長期海外視察。由此可以窺見臺灣總督府寄予了相當大的期待。

在臺灣,文旦又被稱為「柚子」,偏好弱鹼性土壤,酸味減弱。台南市的麻豆是知名產地。(圖片來源:nippon.com,作者攝影)
在臺灣,文旦又被稱為「柚子」,偏好弱鹼性土壤,酸味減弱。台南市的麻豆是知名產地。(圖片來源:nippon.com,作者攝影)

成為熊本縣南部的特產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