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專訪戴倫・拜勒:「昨日疆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非不可能

2023-07-31 18:39

? 人氣

德國之聲:您有沒有收到過來自中國當局的威脅?

拜勒:沒有直接威脅過我。他們說我是《環球時報》上有名的反華人士,公安局說我秘密為美國情報局工作,這不是事實,我根本不為美國政府工作。我想,他們是想詆毀我的名譽,把我誣陷成國家特務,事實並非如此,我是一名學者。但考慮到他們是如何對待其他人的,我也會想,試圖再次前往中國可能並不明智,他們很可能不讓我入境,就算入境了,我可能也會給在那裡遇到的人帶來麻煩。所以,我覺得我不能再在中國做研究了。不過,我並沒有收到過當局任何的直接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之聲:前陣子,國際特赦組織指一名維族學生在抵港後疑遭警方帶走,但報導說法後來又被推翻。你認為這起案件反應的現況是什麼?對於那些關注新疆議題的人權組織、記者或學者來說的挑戰是?

拜勒:要盡可能準確地講述故事真的很難,因為你的證據有限,接觸面有限。在(《新疆再教育營》)這本書裡,我講述了10到15個人的親歷故事,但我採訪的人遠遠不止這些,我所講述的故事都是我能最清楚地證實的。在很多情況下,同一個拘留營地裡有多個人能獨立證實營地的相同面向,而且我也檢視了一些國家文件、證實了營地位置,以及有多少人被拘留的數字和一些細節,這些都有助於釐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認為一般來說,這應該是最好的做法。

如果你不能真正完全核實某事,應該等到能核實時再報告。但中國也在積極製造假訊息或改變敘事,我的感覺是,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導部分內容是真實的,但我認為其中可能存在一些恐嚇。我認為還有一些因素尚不清楚,在那個年輕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我相信他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因而必須說一些符合施壓方所希望的說法——但這只是我的猜測,因為我並不知道細節。

我認為,我們需盡力而為,盡量不要急於發表聲明,說法要謹慎,但還是要盡可能更多地講述故事。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我們必須能夠直視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

德國之聲:您不僅是一位作家、學者,也是一位人類學家。我知道您在採訪時,也關心是哪些經歷或記憶最令受訪者夜不能寐,那麼您自己呢?在這本書裡您採訪了那麼多人、那麼多新疆故事,哪個令您印象最深?

拜勒:太多了。能引起我共鳴的,未必會引起其他人的共鳴,不過有一個哈薩克農民,我在其中一章〈動物〉提到過,他是個很好的人,溫柔善良,看起來誠實,你可以看出他一輩子都在用雙手工作。他是個農民,說話很溫和,他從哈薩克回中國時,村裡一位和他一起長大、現在為政府工作的朋友,帶他去做健康檢查。他們告訴他,他必須做個健康檢查。他說,好吧,於是就跟他們去了。當他們帶他「回家」時,他開始想,這不是回家的路,結果他們去了拘留營。他意識到,他們打算拘留他,於是他開始掙扎和反抗。但仍把拉了進去,好像把他拖進那個地方一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