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裂縫仍在 南越遺民爭取歷史定位

2015-04-30 17:50

? 人氣

劉庭兆被判進入勞改營6個月。他被迫學習越共領導人胡志明的事蹟與共產社會體制。白天,他在酷暑下耕耘菜園、清理木材;夜晚,他高聲歌唱愛國歌曲。勞改營中沒有足夠的水能夠洗澡,更別提足以飽腹的食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勞改營的生活持續折磨劉庭兆的身心,不只身體上的疲勞,他還在得知父親擁有縮短勞改期的權力,卻不願縮減後,心靈大受打擊。父親從沒來探望過劉庭兆,僅寫了一封信給兒子,告訴他要好好工作。「當時我非常生父親的氣。上次,他拋棄了我和姐姐,在我只有1歲的時候。」劉庭兆表示,當下他感到自己又被遺棄了,「我邊哭邊把父親的信撕成碎片。」

越戰結束40年,南越老兵以自己的方式紀念。
越戰結束40年, 一位南越老兵以自己的方式紀念。

社會隔閡深 南越人備受欺凌

戰後越南,百廢待興,美國的經貿制裁禁運更讓經濟雪上加霜。同時,河內(Hanoi)政府採取集體農場的社會主義政策,導致越南人的生活更加貧困。越南持續受到國際社會孤立,直到1980年代中期,共產黨政府開始經濟改革開放政策,逐步開放資本主義進入越南,終與世界再度接軌。

甫離開勞改營的劉庭兆想成為記者,然而傳播類的學校只讓黨員或曾效力於政府軍的人入學。像劉庭兆這類曾為南越做事的人想要謀職或求學,都會吃閉門羹,整個社會都抵制這群南越遺民。

劉庭兆只好轉而向父親求助。終於,他獲得入學的資格。但同儕卻時常嘲諷與排擠他,因他曾為南越打仗。爾後,他搬到河內定居,假日時偶爾拜訪年邁的雙親,3人的關係也不再那麼緊繃。劉庭兆表示,經過多年,他終於理解父親從不曾放棄他。

「我堅信我父親心中對我是有愛的,儘管我們之間有隔閡。」他表示,「但隨著時間推移,我相信父親對兒子的愛總會超越那道隔閡的。」

劉庭兆的記者生涯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儘管新聞業至今仍受越南政府嚴格監管。

海外越人的歸鄉之路

越南統一走過了40個年頭,政府對當年南越支持者的態度也趨向軟化。海外的越南人、越南僑民,也開始把美金匯回家鄉。為了鼓勵海外越人回到越南,越南政府更放寬了簽證政策,而社會對海外越人的仇恨情結和懷疑論也漸漸在消褪。

至今,海外越人總計匯回了近12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3654億元),而他們也是越南重要的海外投資者。越南社會與海外越人的連結越來越緊密,連現任總理阮晉勇的女婿都曾在1975年那段動盪時期隨家人逃往南方。

越戰結束40年,當年流亡到美國的越南難民,已經成為美國公民。
越戰結束40年,當年流亡到美國的越南難民,已經成為美國公民。

被遺忘的南越歷史

儘管如此,越南社會內部還是有隔閡。在高中教科書中,越戰是一場「為了從美國人手中解救國民的反抗」,而親美的南越軍則是「美軍心腹」。教科書內一字未提南越反抗北越的原因,以及南越渴望與北越各自為政,獨立成非共黨體系國家的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