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美國聯準會與台灣經濟的6月難題

2023-06-06 07:20

? 人氣

今年以來台灣經濟表現不佳,主因就在中國經濟與兩岸經貿問題。(資料照片,AP)

今年以來台灣經濟表現不佳,主因就在中國經濟與兩岸經貿問題。(資料照片,AP)

美國聯準會與台灣經濟都有一個「6月難題」:聯準會的難題是在下周召開利率會議時,相對過去幾次,這次聯準會在升息與暫停升息之間更難抉擇,因為支持繼續升息或暫停升息的數據都有,不過對台灣而言,聯準會升息與否相對影響較小,影響大、值得重視、同時也是更大的難題是中國經濟與兩岸經貿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聯準會上次升息後,各方對6月是否升息的看法與猜測就顯得非常分歧,而且隨著時間與訊息的演變不斷改變。在連續10次升息後,加上金融市場因有銀行倒閉帶來的震盪,有聯準會官員透露可「先觀察後決定是否繼續升息」,這讓市場猜測6月不升息的比率升高,但接著又有官員認為通膨仍在4.9%,太快放鬆可能會讓通膨再起,猜測6月升息的比重又提高。等到2名官員表示傾向6月維持利率不動,又再次讓押注不升息者升高。

不過,官員支持不升息的前提是「除非就業數據超出預期強勁」,而幾天前公布的就業數據出乎意料的強勁,這就讓升息與否再次陷入兩難中。

觀察過去1年多的升息腳步,可以發現聯準會確實是鐵了心,要把通膨「擠出」經濟體系外,而且,對可能要付出的代價─如經濟走緩、股市下滑、金融震盪、甚至就業市場放緩,都有心理準備。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幾次在經濟面臨衰退風險、銀行體系出問題的情況下,外界認為升息會暫緩、甚至猜測很快就要「轉向降息」,結果升息依然,原因就是通膨仍高(超過5%),從過往的歷史教訓,因擔心經濟成長或股市、金融體系等而太早放鬆緊縮,只會讓通膨繼續存活。

40年前殺死通膨惡龍的前聯準會主席伏克爾,帶給後人最大的教訓與啟示就是:寧可作過頭、不要作不夠;即使有人檢討伏克爾當年可以用更緩和方式遏止通膨,但這個啟示還是成為聯準會對付通膨時的「第一原則」。

美國4月份的通膨(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4.9%,這個數字「有點尷尬」,相較過去8、9趴的通膨,算是低很多了,但相較行之多年的2%通膨標準,又還是高出不少,這種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情況,讓官員對升息的決定最是為難。

因此,最具關鍵的因素與數據,應該就是本周會出爐的5月通膨數字:如果5月通膨維持高檔甚至再次升高,聯準會選擇空間就不多,持續升息大概難避免。但如果5月通膨續降且降幅明顯,就能提供聯準會政策選擇空間,暫緩升息、繼續觀察的可能就大增,不過,這不代表已經走到升息盡頭,即使有聯準會的「路徑途」也不必盡信,升息的終點終究是要看通膨數據何時回降到滿足點而定;對已習慣十多年近利率者而言,超過5%的利率確實是非常高,但當年伏克爾可是把利率抬高到20%去殺死通膨惡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