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廣島峰會四大看點:角色變遷、俄烏終局、應對中國、核不擴散

2023-05-18 17:11

? 人氣

2023年4月2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的記者會上談到5月19日開幕的廣島G7峰會。(美聯社)

2023年4月2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的記者會上談到5月19日開幕的廣島G7峰會。(美聯社)

本周五(5月19日),七國集團(G7)領導人將齊聚日本廣島舉行峰會,會議為期三天。通過峰會前已經舉行的財長會和外長會,再加上各領導人的近期表態,或可一窺本次峰會的主要看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領導人的會談將涵蓋從人工智慧到能源危機等各個方面。在場內,議題將主要集中在俄烏局勢和中國問題。在場外,日本試圖通過帶領西方領導人訪問核爆點,激發他們推進去核化的行動。

此前外界一度認為美國總統拜登將因為美國國內面臨債務上限談判僵局,而不能親赴廣島,但最終拜登還是決定出席會議。路透社援引美國官員稱,拜登的日本之行希望傳達一個信息——華盛頓可以在支持烏克蘭的同時,還能保持在印太區域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

G7的角色變遷

七國集團(G7)最早發端於1975年,最初只有六個國家。當時法國總統德斯坦和德國總理施密特,組織另外四個西方的工業化大國——美、英、意、日,在巴黎近郊的朗布依埃城堡開會,當時這些工業國面臨的問題一如現在——失業、通膨、能源危機。第二年再開會時,加拿大也加入其中,七國集團正式形成。

七個國家都有兩大特點:經濟發達、民主體制。按照這個標凖,西班牙原本應該能有一席之地,其經濟規模一度超過加拿大。

雖然G7最終還是在1998年擴展為G8,但新成員並不是西班牙,而是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似乎走上民主化道路,再加上其舉足輕重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成為這個大國集團的一員。

峰會
G7領導人在德國召開峰會。

俄羅斯的成員資格維持了16年,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它被排擠出這個大國俱樂部。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峰會上,圓桌旁落座的其實有九個人,因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增加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作為常設非正式成員。

G7與其說是一個國際組織,不如說它是一個俱樂部,沒有常設機構,不基於國際條約,而是定期開會,發佈公報,形成一種議事規則。它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協調各大工業國共同抵禦全球性的經濟問題。

當一場更大的經濟危機來臨時,G7(當時還是G8)突然顯得力不從心。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決定召集更多國家的領導人到華盛頓開會,以更好地協調應對這場全球性危機——G20應運而生,一個包括中國、印尼、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二十國集團。

G20成立後的十多年,G7的角色受到質疑,這個「富國俱樂部」代表性越來越弱,成立之初,七個國家堪稱巨頭,佔據的全球經濟超過70%。半個世紀後,他們的經濟佔比縮減到40%,甚至有機構統計認為「金磚五國」(中、印、俄、巴西、南非)的GDP佔比已經超過G7。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