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雲專文:側寫黃永松與阿肥的五十年民俗實踐

2023-05-21 05:50

? 人氣

一九七九年,阿肥遠離台灣前往美國芝加哥,以中學肄業學歷申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繼續他未竟的左翼實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後來阿肥被當局阻止回國多年,未能親身見證他念茲在茲的人民處境,尤其是那些受苦的人民的抗爭。在隨之而來的八〇年代,《漢聲》的筆下、紙上,一步步走向生活的角落、走上街頭,創造台灣戰後前所未有的、以民俗路線為聚焦及定位的《漢聲》創作盛況。

被阻於國門之外的阿肥,雖然無法見證《漢聲》團隊的創作盛況,但阿肥與《漢聲》的合作,還是延續到八〇年代的尾聲。一九八五到一九八九年期間阿肥因書寫博士論文前往香港進行田調工作。當時民俗田野調查工作已經做得有聲有色的《漢聲》團隊,正思索著該如何展開漢人民俗文化的溯源田調工作,人在香港的阿肥家就成了漢聲的落腳點,而阿肥也變成了《漢聲》的編輯顧問,協助《漢聲》聯繫中國境內的田調工作;時任阿肥研究助理的林瑞含,也會就近進入廣東執行《漢聲》交代下來的資料收集和訪談工作。還是博士生的阿肥經濟並不寬裕,個性豪邁、講義氣的總編吳美雲,不僅支付阿肥月薪5000港幣的顧問費,連研究助理的工資都是由《漢聲》支付。

一九八九年,阿肥返回芝加哥大學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隔年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一職,漢聲團隊也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工作據點,一北一南、各自奮鬥。同樣是戰後第一代文化精英,黃永松與阿肥都曾在仰望現代主義後,先後走進庶民生活並以民俗傳統為施力點。黃永松在《漢聲》一蹲就是五十年,與其說黃永松成就了民俗文化,倒不如說民俗文化成全了黃永松,這其中包含了文化認同、也包含了民族情感。但民俗文化之於阿肥,則更多是因為人民,是與他階級相異卻不斷教育他、提醒著的人民,也是他傾其一生之力為之捍衛、為之吶喊的人民吧!

*本文為台灣社會學家、勞工運動者丘延亮新著《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唐山出版)之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