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非共而不反共─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根源

2023-05-07 07:20

? 人氣

馬六甲海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每年平均有10萬船隻載運全球40%的貨物穿越這條海峽,就連中共都有80%的能源進口都仰賴馬六甲海峽輸入。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強權會希望戰爭在新加坡與其周邊國家爆發,讓李光耀從一開始就有操縱的空間。此外新加坡人口結構以華人為主,又經歷過英國百餘年的統治,先天上就是東西文化最好的交會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地緣與文化的兩大優勢,讓新加坡能在東西兩大陣營之間左右逢源,又能同時與海峽兩岸的中國政權交往。不信奉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新加坡,對外採取開放自由的市場經濟,並與美國推展軍事合作,防止中共或者任何單一東南亞國家在南海坐大。但是對內方面,李光耀父子仍採取所謂開明專制,防止包括共產黨在內的一切反對勢力挑戰人民行動黨的永久執政。

「非共而不反共」能持續多久?

以目前的情況下來看,新加坡這種特殊的存在符合各方利益,即便是在美國與中共對峙日益嚴重的當下依然是如此。美國的政策向來是避免與另外一個擁有核子武器的強權開戰,中共雖然不滿意現有的印太秩序,想要建立更符合自己發展的「新常態」,但目前實在不具備與美國撕破臉的能力,所以雙方都需要新加坡。

新加坡做為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東南亞國家,又同時與兩岸發展關係,對美國而言本身就是一個足以平衡東協與中共之間的穩定力量。經濟繁榮的新加坡不只證明了資本主義體制在東亞社會的可行性,還是美國在軍事上前進南海的重要據點。不過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納入美式價值觀的同時,新加坡又維持開明專制的統治體系,擁抱美國卻又不得罪中共。

因此新加坡的富裕,同樣可以讓中共向世人證明自己實施的政治制度仍有可行性與未來性,美式民主價值不是唯一一條通往繁榮之路。新加坡不只與美國還有中共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同時還跟台灣維持密切的實質關係,雙方的軍事合作也沒有在新加坡和中共斷交後瓦解。共同的華人背景以及反共的歷史記憶,使雙方緊密的關係不至於因為新加坡的親共而斷絕。

然而無論是李光耀還是李顯龍,都認為一個穩定的兩岸局勢符合新加坡的利益,因此他們堅決反對台灣走上法理台獨路線。當然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只要台灣不走上法理台獨或者中共強大到足以把美國從印太地區驅逐出去,「非共不反共」的政策就能持續推行下去,讓下面好幾個世代的新加坡人持續在美國、中共還有台灣三邊得利。

李光耀在世的時候,甚至提出台灣應該接受鄧小平「一國兩制」,卻遭到從蔣經國到馬英九等歷屆中華民國總統的拒絕。這也應證了中華民國終究不是新加坡共和國,無法真正做到為了商業利益放棄掉自己的法統。此種自認為中國正統政府的心態,也讓中華民國政府難以成功推行「非共不反共」政策,關於這個議題我們留到以後再討論。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