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因應臺灣高教少子化危機,公私立大學應同步減招

2023-02-13 05:50

? 人氣

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顯示111學年度大專校院的註冊率,可看出各大學招生的狀況。大學招生嚴重缺額,尤其連續數年招生不利而導致退場或頻臨退場的學校已有暴增趨勢。(圖/林旻萱攝)

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顯示111學年度大專校院的註冊率,可看出各大學招生的狀況。大學招生嚴重缺額,尤其連續數年招生不利而導致退場或頻臨退場的學校已有暴增趨勢。(圖/林旻萱攝)

一、私校生存危機迫在眉睫

有人把臺灣因少子化給高教,尤其私立大學院校,帶來的衝擊,稱之為「高教海嘯」,這已經迎面而來的衝擊不是緩進的,而是攸關私校生存的「斷崖式海嘯」。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顯示111學年度大專校院的註冊率,可看出各大學招生的狀況。大學招生嚴重缺額,尤其連續數年招生不利而導致退場或頻臨退場的學校已有暴增趨勢。相關媒體新聞充斥著聳動的標題,如:「19所大專校院註冊率低於六成『淹水線』,專家:學校低估少子化衝擊」、「111年大專註冊率出爐!19校跌破6成『溺水線』創新高,老牌私校也上榜」、「6私校確定退場!教育部勒令解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在19所招生率低於6成的學校中,私校有18所(上榜中包括中國文化大學這一所老牌大學),公立1所(國立臺東專科學校)。整體比去年7所暴增12所,增幅達到1.7倍。根據教育部統計,自2019年至2021年,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從32.1%緩升至34.2%,但占比提升連帶影響私立大學,私大學士占比則從67.9%緩降至65.8%。(2022年10月13日)根據教育部推估,從108-117學年度,十年內臺灣將少掉9萬名大一新生。」(參考下圖,來源《遠見雜誌》2019.11月號)而公私立大學大一新生的比率,從原先的1/3比2/3,轉變為公立學校占比五成以上,而私校新生占比將跌破五成以下。依此一數據推估,以一所中型大學平均每年招收2,000名新生計算,117年度則將有40多所私立大學招不到學生。情況不可說不嚴峻。有立委因此呼籲教育部不能只生不養,任由私校自生自滅。

20230202-高教新生10年將少9萬人,109-111學年度就少4.8萬人。(圖/作者提供)
20230202-高教新生10年將少9萬人,109-111學年度就少4.8萬人。(圖/作者提供)

二、公私立大學應享有平等的生存權益

不可否認,私立大學院校過去在臺灣社會曾經作過極大的貢獻,在經濟尚未起飛的年代,為臺灣社會的產業發展培養了可貴的人力。而上世紀90年代,隨著教改運動的提議,政府對於設立大學開始鬆綁,許多私立大學院校如雨後春筍般地設立。普設大學的理念受到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把高教辦學視為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其法則是優勝劣敗的淘汰機制,而其背後則是一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哲學。也根本未經深入思考其利弊得失與深層影響,而全盤移植過來並且接受。在大學數量僧多粥少的年代,將教育事業視為自由市場,開放廣設大學,讓人人皆有機會念大學,皆大歡喜。

可是面對大量私校即將面臨退場危機,臺灣高教生態瀕臨崩壞之際,政府官員除了提出一些不痛不癢的說詞與警告外,卻始終拿不出具體解決問題的決心、方法與策略,這不僅讓所有高教成員感到遺憾,更讓私校教師十分痛心。而廣設高中大學的錯誤政策,在面對少子化趨勢到來,要讓私立大學院校擋在前面,獨自面對處理善後問題,政府官員卻始終毫無作為,根本是失能、無能,甚至冷血。目前教育部對私校的生存完全放任不管,任由自然競爭、優勝劣敗,根本上對私校是極不公平的。

政府在教育上本應維持公正與公平,讓全國適齡青少年人口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不僅要在教育經費與資源的分配上打破城鄉差距,也應該在公私立大學之間維持起碼的公平。除了私立大學生應享有公平的受教權外,私立大學教師的工作權也應該受到平等的重視。所以每年大學入學新生的名額,也應該視為一種稀有的教育資源,由政府介入作公正而公平的分配。可是令人更加失望的是,政府不但不讓公私立大學同步減招,反而反其道而行。據報載,行政院於108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其中擴增培育資通訊數位人才3大途徑當中,明定109至119學年,每年外加資通訊系所招生名額10%。112學年度大學的考招情況,國立大學資通訊及資安外加名額1,114人,比111學年度的1,004人增加110人。可是目前為因應高教公共化以及產業發展潮流擴大資通訊人才,政府讓公立乃至頂尖大學以外加名額方式、逐年增加其招生名額。因此,公立大學招生名額不減反增,更讓私立大學招生的困窘情況雪上加霜。

三、公立大學為維持更佳教學品質,每年應適度減招

為了私校的生存,也為了公立大學自身的好處,無論公私立大學都能依照每年大學新生招生名額短缺的名額,平均減招。譬如,參考上圖,111-112年度大一新生將減少4,890人。這短少的生額不應全由私校來承擔其壓力,而應由教育部根據今年與明年估算短少的缺額,從核定的招生員額中平均由公私立大學已比率來減招。譬如:112年度大學新生總數預估為189,084人,公立大學111年度招生占比35% 計,短少的4,890人,較去年短少比率為2.5%,公立大學應減招1,712人。如某一所公立大學原本預定招生名額是4,200人,依短少比率2.5% 計,該校實際分配的招生名額應減少105人,則實際應核定招生名額為4,095人。

我們這樣主張,不僅可以幫助舒緩私校退場的時間,也有助於公立大學提高教學品質、優化每班師生比數字,更可以平均降低公立大學教師花在輔導學生上面的負擔與壓力。前段班的國立大學實不應收取太多大學部學生,而應招收真正有學術潛力與興趣的學生,釋出那些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讓私立大學也有招到生源的空間。另外,即使政府政策要扶植資通訊數位產業,而要增加相關資訊科技的學生,不宜以外加的方式增加,而應依各校總量管制的原則,在全校各院系中自行調配,但不違背上述擬議的平均削減的公式。另外,國立大學近二十年來,為配合政策本科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但資源的分配卻沒有顯著成長。再者,國立大學擴招,私立大學收不到學生,讓很多優秀的私立大學教授無法一展長才,人力無法善用,這是國家莫大的損失。

前述的提議,當然會有人反對。反對的理由不外下列幾點:(一)公立大學的校長基於自身利益必然會反對,少收學生,減少了學費的收入。(二)學生家長定會反對,因為家長為了其子女能多一絲進入公立大學的機會,不會讓步。(三)若干公立大學教授認為那些辦學不力,招不到學生的私校,就應該早日退場,因為當初設校時就應該自行估算到日後退場的結果,應自行負擔成本。

對於以上幾點反對的理由,可一一回應如下:(一)公立大學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預算與補助,學費的收入占其全年經費比率甚少,況且來自政府的經費與補助款只要稍加微調,即可彌補這一部分收入的短缺。更何況公立大學校長可從其眾多傑出校友身上獲得更多的募款,從事學校硬體與教研方面的改善。(二)學生家長人數眾多,優秀的學生本來就能輕易進入前段班的國立頂尖大學,不會在意招生人數微幅的減少。而成績在中間段的高中生,家長何以知道其子女會因某校某系減招幾個人,就一定會落選於其理想中的志願院系呢?(三)固然少數因人謀不臧,或管理階層涉及不法,營私舞弊,不當牟利,遭司法起訴,已經惡名昭彰的私校,其他大多數私校的經營團隊與教職員工,大都是奉公守法、克盡職守,心中為著下一代教育盡心盡力的默默奉獻者。讓他們成為少子化浪潮下,大學退場然後失業的犧牲者,確實違反臺灣社會一向追求的公平正義目標。

四、私校大量退場將導致國安危機,不宜等閒視之

《荀子‧大略》:「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輕傅;賤師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荀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能傳道授業與學有專精傳授專門技術的大學教師。教師受尊重,國家的法制與秩序就能得到保存。國家如果輕視教師,教師也不受到適當尊重,人民就會放縱性情,肆意放縱的結果,國家的法制就要受到破壞,並一步步走向衰亡。所以,尊師重教,事關國家的興衰存亡。而縱容學有專精的博士級人才丟失教職,也無積極作為來予以輔導轉業或就業,無法做到人盡其才。國之將衰,將由高教崩壞開始。

大學退場絕對不能以高等教育市場自由競爭下的優勝劣敗法則來等閒視之,如果要將臺灣高教少子化的危機化為轉機,首先必須拋棄資本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敗的意識形態窠臼,而是將高教崩壞的問題視為決定國家未來生存的國安危機,由整個政府以跨部會的方式,並結合行政與立法部門一起合作,將目前高教的制度與運作重作規劃與調整。並須運用跳脫條框的思維(thinking out of the box),打破目前束縛高教發展與創新的種種條框。

公私立大學教師都一樣貢獻心力來為國家作育英才,臺灣的老牌私校,甚至若干私立技職院校,過去為臺灣社會培育了無數的人才,促成了今日經濟的繁榮與進步成就。保留這些私校的存續不僅有其特殊的貢獻與在某些領域無法取代的角色與功能,在學術發展上就像目前環境生態保育上強調的生物多樣性,讓私校存活將有助於保持臺灣學術界各種學科的多元性與多樣性一樣,豐富了臺灣目前與未來人才庫的需求。具體的做法是讓教育部責成各公立大學每年每系組班,依每年新生減少人數的百分比來進行招生名額微幅的調降,這樣騰出來的名額總量,可以讓中後段的私立大學維持生機,並減緩退場的速度。另外避免大量私校同時退場,所可能造成的嚴重社會動盪不安,以及後續的政治效應,這是不利於國安與臺灣社會穩定的。盼臺灣社會學界與教育界掌舵人士能三思!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