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 有這麼好的朋友在台灣,我們絕不放棄台灣─華梵外交的暖心往事

2022-12-22 07:10

? 人氣

從梵蒂岡博物館眺望聖伯多祿圓頂。(資料照,曾廣儀攝)

從梵蒂岡博物館眺望聖伯多祿圓頂。(資料照,曾廣儀攝)

宗座首任駐華代剛恆毅樞機主教是在1922年11月8日抵達香港,宣布了他為駐華代表的任命狀。12月20日往上海,12月27日抵北京。1923年元旦晉見黎元洪總統,2月23日在漢口成立臨時公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羅光總主教稱「剛代表來華,確實是中國天主教會的新紀元,結束了一個舊時代,即是保教權時代,外籍傳教士作主人的時代,修院閉關教育時代;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即是教廷 和中國政府交往的時代,中國籍聖職員作主人的時代,修院教育開放的時代。」

1921年2月6日教宗碧岳十一世就職,翌年(1923)便指派剛恆毅總主教為宗座首任駐華代表。然而,列強對中國的保教權依舊在,法國更是教會的長女,極力反對李鴻章、陸徵祥等主導中國外交部門,為爭取以中國直接與教廷建立外交關係的努力。因此教廷完全封鎖這項消息,一直到剛代表抵達香港時,才由他正式宣布教宗的任命。讓法國來不及反應,從此,由教廷直接和中國政府往來,結束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教權的「保護」。

主導這件事的是宗座傳信部,1622年時成立的傳信部,直接管理中國的傳教事務,所派遣來華的傳教士,都是各國修會的會士,因此也將中國教區託付給這些修會來管理。所有主教也是由這些教會會士,換言之,這些教會會士成了中國教會的主導人,中國本士的神職人員只是贊助者。到了剛恆毅代表1922年來華之後,他直接受命於教宗與傳信部,他推動了中國主教由中國神職人員選出,讓中國人成為中國教會的主導人,外籍傳教士成了贊助者。剛代表來華開啟了中國人逐漸走向自主傳教的新頁。(來華之後剛恆毅代表積極促成設立中國教區,培育本籍神職人員,並盡快選拔出中國主教1926年10月28日,剛總主教親自帶領六位中國主教:趙懷義(河北宣化教區)、孫德楨(河北安國教區)、陳國砥(山西汾陽教區)、朱開敏(江蘇海門教區)、胡若山(浙江台州教區)、 成和德(湖北蒲圻教區)到羅馬接受教宗碧岳十一世的祝聖。這是第一位中國籍主教羅文藻(1685年)後200多年來的第一批中國籍主教。

首位駐華宗座代表剛恆毅(維基百科)
首位駐華宗座代表剛恆毅。(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至於早期的修院培植修生與未來的神父、執事等,基本上就是移植西方修院的體制,專門學習拉丁文、研讀士林哲學(亞里斯多德與多瑪斯‧阿奎那哲學系統)和神學。中國文化與普通學科則不教授。剛代表抵華後,就通告教區主教、中國修院教育應依中國中學教育執行,至於在哲學與神學課和課程中則應加入中國文化史等。同時決定派遣中國年輕神父與修生赴羅馬教會大學留學。(剛代表來華時就想創辦一個中國修會,主要就是想改變中國人視天主教為洋教的刻板印象;再者,中國教會須有一批博學的中國神父。為此1927年他在宣化城外創辦了主徒會(Congregatio Discipulorum Domini,CDD)。以文化傳教為使命,「熱愛聖體,效忠聖座」為特徵。並以「諸聖宗徒之后」榮福童貞聖母為修會主保。)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