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深度剖析「何謂越南模式」與中梵關係

2022-05-03 05:30

? 人氣

中國雖然與教廷積極磋商,但連非常駐宗座代表都還看不到影子,嗅不到味道,實質離建交,仍遠。(資料照,AP)

中國雖然與教廷積極磋商,但連非常駐宗座代表都還看不到影子,嗅不到味道,實質離建交,仍遠。(資料照,AP)

台灣是一個多元宗教的國家,光從羅斯福路沿著新生南路往北走,不僅有基督教(Protestantism)浸信會、信義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有天主教臺北聖家堂,更有伊斯蘭教臺北清真大寺,台北市政府把這一段路稱作「天堂路」廣為宣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實際上我們現在生活的日日夜夜,縱然台灣多數人不是基督徒,我們也因為所使用的西元紀年,而與基督宗教連結起來。西元紀年元年,即是以早期基督宗教神學家,依據當時年曆所推估的納匝肋人耶穌(Jesus of Nazareth)的出生年作為元年,所以,今年2022年所指則是耶穌的2022歲,我們每年慶祝的跨年,正式慶祝耶穌新增1歲,實際上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西化與現代化,早已與基督宗教連結起來。

這篇文章我不打算深入去談神學問題,更不觸及宗教信仰,我想深入談談台灣的外交,特別是台灣(中華民國台灣)目前僅剩的14個邦交國,又以其中唯一一個歐洲友邦教廷(the Holy See, 梵諦岡)為主要的討論對象。

教廷現任元首方濟各

教廷現任元首,第267任教宗方濟各,本名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他出身中南美洲阿根廷,年輕時想成為醫師及化學家。後來選擇回應召叫(vocation)加入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成為一名耶穌會修士,度修道人的生活,如果換成台灣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也就是成為一名僧侶(monk)。

伯格里奧經過修院及神學院的培育,以耶穌會士身分成為神父,並在日後的服務生活中,逐步經歷耶穌會阿根廷省會長、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並在2013年獲教廷樞機團秘密選舉,選認為教宗,並選擇他的稱號為西元13世紀義大利亞西西聖人方濟各(Francesco),以聖方濟各親近自然、無財產且關心社會弱勢的表徵,突顯教宗方濟各對大自然及貧苦人的關懷。

伯格里奧的就任,外界多半認為有幾個特徵,首先他是教會內的改革派,其次他來自耶穌會,並且是耶穌會第一個教宗,第三他來自中南美洲也是中南美洲第一個教宗。正如前面所說,台灣不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也稱不上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伯格里奧的背景對我們為什麼重要?

耶穌會其實與中國有長久淵源歷史。耶穌會在16世紀創生,當時的天主教會因為政教合一,坐擁大量資產,且內部腐敗叢生,耶穌會以改革為自居而出現在天主教會中。並且,耶穌會以朝向遠東傳教為主要的修會目標。

耶穌會創會初期,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Francisco Xavier)遠赴重洋從西班牙來到東亞,把天主教傳到印度及日本,並指向中國。但他沒有順利進入中國,聖方濟各·沙勿略1552年因染上瘧疾而病逝。但在他病逝同年,另外一位與中國近代發展史息息相關的耶穌會士誕生——利瑪竇(Matteo Ricci)。從利瑪竇和明朝的關係,我們可以很快速連結上國高中時在歷史課本讀到的中國現代化歷史,利瑪竇為中國帶來科技和數學,但很少在國民教育中提到,利瑪竇來到中國也把天主教帶進中國,並在中國開始扎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