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將果凍釘在牆上」BBC談習近平新時代:美國為何走到這一步,又該怎麼走下去?

2022-11-02 20:00

? 人氣

還有其他問題——包括北京在香港打壓異見的行動之迅速,其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化,還有對台灣逐漸增強的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似乎新疆是最能令人想清楚這一切的,而中國也感覺到了形勢在轉變——毫不意外地,很多試圖揭露新疆在發生什麼的國際記者,在那之後都被迫離開中國,包括我本人。

最新的皮尤民調顯示,80%的美國人現在對於中國有負面看法,而在十年前這個數字只有40%左右。

第二個改變形勢的重大因素,是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2017年4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的海湖莊園共進晚餐。
普是習近平強人作風的仰慕者,但卻不欣賞中國的崛起

川普的反華姿態或許飄忽不定——一邊指責不公平的貿易操作,一邊又公開讚揚習近平的強人風格——但是他有效地利用這一點來聚攏了一批對社會不滿的藍領階層。

簡而言之,他宣稱貿易與交往是一個壞嘗試,除了工作和技術外包之外,並沒有多少可見的好處。

他的對手批評他這種無建設性的做法,還有他們眼中的排外言論,但是原有的框架卻被打破了。

拜登總統只撤回了很少川普的對華政策,如果真有的話,包括他所發起的貿易戰。關稅卻保持下來了。

華盛頓已經遲來地意識到,貿易和技術轉移遠沒有加快中國的政治改革,反而加強的北京的威權模式。

新常態

習近平和喬·拜登
在中美數十年的貿易與交往歷程之後,如今習近平所設想的世界與西方一直以來所期望的有天壤之別。

關於美中關係如何發生深刻的轉變,再清晰不過的跡象就是拜登總統近日對於台灣地位的評論

上月,他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台(CBS News)問到,假如中國大陸進攻台灣,美軍是否會被派去保衛台灣。

「會,」他說,「假如確實出現前所未有的攻擊的話。」

長期以來,對於是否會出手幫助台灣,華盛頓的官方政策一直是有意保持戰略性模糊。當中的理據是,若承認美國不會介入,就可能會給入侵開綠燈;而說美國會出手防禦則可能鼓勵台灣的自治政府走向正式宣佈獨立。

這一番似乎是「戰略清晰」的新言論,已經引來了北京的憤怒,後者將此看作是美國立場的重大轉變。

這一點很難否認,哪怕美國高層官員嘗試收回相關的言論。

相比起共同的規範和價值,中國現在提供的是一種繁榮的威權主義,作為更優選項。

它正努力通過國際團體、情報機構以及巨大的宣傳機器來推廣它的體系,同時聲稱民主制度正在衰落。

在一些領域——比如德國的商界——支持貿易與交往的一方採取了完全不一樣的論調。

中國現在對於全球供應鏈是如此重要,如此強大,新的論點是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進行貿易,因為害怕傷害我們自身的經濟利益,或者引起北京的「反彈」。

但是在華盛頓,認為中國代表著嚴重威脅的看法,已經成為兩黨有強烈共識的少數議題之一。

到目前為止,找到替代選項或許尚不容易——供應鏈搬遷將要耗時多年,而且這樣做非常昂貴。

而中國確實有辦法,來給繼續交往者以獎勵,給不交往者以代價。

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是,習近平第三任期開始之際,世界正處在一個深刻轉變的時刻。

而就像對俄羅斯一樣,美國在中國這裏也面對著一個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培養起來的對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