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我們還要造就多少個周玉蔻?

2022-10-08 06:30

? 人氣

用學術名詞來說,代表台灣民眾對道德倫理看法的倫理氛圍(ethical climate),應該是以自利主義(egoism)為主軸,只有少部分同理心(empathy)較強,能夠設身處地體會受害人感受的人,才會站出來譴責周玉蔻,其他人則維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疏離──有選舉考量者當然例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對的,周玉蔻的支持者則是在利己主義的驅策下,普遍的站出來維護他們的偶像,於是出現這個「20萬狂信徒對戰2千萬散兵,聲量戰成1比3」的荒唐現實。

政黨鬥爭的劣質化

答案之二,也是周玉蔻能夠成為特定族群偶像的關鍵,在於政黨鬥爭劣質化導致的是非不分,而這點同樣是自利主義衍生的後果。

按理,各政黨或候選人應該提出政見,藉由其相對優越性來獲得選民的認同,這也就是學界所說的認知動員(cognitive mobilization),用通俗話來說不妨稱之為「拉高喜愛值」。

然而,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施政有其延續性,多屬蕭規曹隨,而且要求選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瞭解政見內容,並比較各政黨或候選人的相對優劣,實際上有其困難。

2022026-媒體人周玉蔻26日遭前中華民國小姐張淑娟按鈴提告。(柯承惠攝)
周玉蔻的支持者則是在利己主義的驅策下,普遍的站出來維護他們的偶像,於是出現這個「20萬狂信徒對戰2千萬散兵,聲量戰成1比3」的荒唐現實。(資料照,柯承惠攝)

因此,各國實務上普遍用特定的價值觀或信念來吸引選民,例如左派或自由派(left/liberals)強調自由平等和改革等等,右派或保守派(right/conservatives)則強調高低有序和傳統等等,這也就是所謂的政治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y)。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美國的研究就確認選民投票時以政黨為首要考慮,較近期的跨國研究顯示,隨著政黨支持程度的差異,有5成到9成多的選票流向自己支持的政黨。宣稱自己沒有支持特定政黨的人稱為獨立選民,但有研究顯示他們多半都支持特定政黨,其投票行為比微弱支持特定政黨的選民更堅定一致。

久而久之,選民與特定政黨建立起心理上的聯結,在認知與情意上都給予較高的評價,形成了所謂的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也稱為黨性(partisanship)。因此,選戰的主軸變成促成支持者站出來投票,也就是學界所說的政黨動員(party mobilization) 。

而在此同時,支持相同政黨的人成為一個隱形的群體,彼此視為自己人,在是非優劣的判斷上給予優惠待遇,形成了內群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現象。支持不同政黨的人則彼此視為外人,而且還是爭奪政治資源的敵人,於是產生不信任、鄙視對方的外群體貶抑(out-group derogation)現象,甚至進一步發展出偏見與敵意──美國的研究顯示,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同樣的鄙視對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