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補「非核」的洞,大戶漲15%還太少

2022-07-01 06:10

? 人氣

台積電是促成綠能產業的最大推手,每年花費約300億台幣用在節能減碳,甚至被抱怨「綠電都被台積電吃光了」,並設下2050年所有用電都要來自綠能的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家企業,對綠能產業的影響力最大,最知道綠能產業是否能跟上產業發展的腳步,也最瞭綠能是保證高電價的關鍵。因此,台積電最應對「非核家園」提出質疑,也最該力主企業用電大戶完全承擔電價調漲,甚至應強力主張以核電做為能源轉型的必備方案。

但台積電沈默,只是一味聲稱自己會多用綠電,而他們明知台灣的地理限制,發展綠電的天花板很低。重啟核四公投,台積電沒有角色,更不敢公開主張「核電就是綠電」。

與一般民眾不同的是,護國神山沒有停電的問題,但人民卻要擔心停電。台積電不斷擴廠,需要的綠電就不斷擴張,說好聽是為台灣發展綠電產業,說難聽是啃食其他自然資源。

「非核家園」的目標是50%的天然氣發電,主要獲利的是美國業者,而這本身就與減碳目標背道而馳,因此企業用電大戶必須更加吃力地承擔減碳成本,等於圖利了綠電業者,但對於調漲電價的承擔力也就捉襟見肘,也才會覺得只漲企業用電大戶不公平。

但平常想盡辦法省電的一般民眾何辜?

林伯豐在公投前僅強調,重啟核四應透過科學數據,安全數據評斷,講得晦澀嚅囁,不太敢得罪當道。但民眾實不相信企業菁英會對此無知,核能之外的綠能貴了多少錢,大企業一清二楚。

德國是歐洲最賣力廢核並發展綠能的國家,民眾還甘願承受高電價,然而一遇到意外(俄烏衝突),因缺乏核能作為備案,馬上成為最大輸家,痛苦不已,現在還不得不仰賴燃煤,走減碳回頭路。

企業在德國「非核政策」中缺位,除了自己成為最大受害者外,還殃及普羅大眾。相比之下,遠較德國更缺乏自然條件發展綠能的台灣,怎承受得料任何意外?答案已經出來了,通膨大浪一來,台灣就得漲電價,而且還不能保證不缺電。

保證十年不漲電價,這是蔡英文2016年的競選支票,現在跳票,理由一堆。

綠營政客低級治理,兼土匪維穩,這是台灣常識,輿論狗吠火車也是日常,因此人民應該延伸追究那些有影響力的社會力量,為何坐視台灣因政治而空轉沈淪?

說漲電價是台灣人「共業」並不公平,至少380萬支持重啟核四的選民,純屬無辜,而企業用電大戶,難辭其究,尤其是台積電。

不服氣?那就展現影響力,堅決反對「非核家園」,否則,要補「非核」的洞,企業用電大戶漲15%還太少。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