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1):獅子山下的經濟困局

2015-02-18 05:40

? 人氣

《四代香港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知名的社會學學者呂大樂說:香港有四代人。第一代不是香港土生,他們在二戰前後陸續來到香港避難定居,他們帶來的小孩,或者在這出生的孩子,是被稱為戰後嬰兒潮,的第二代人,也就是雷鼎鳴這一代。根據呂大樂的分析,第三代人是1976年到1990年出生,經歷過殖民地的後期,理解「回歸」的感受,並且至今仍受到前一代的人支配到現在,第四代人則是90後出生的一代。

(與雷鼎鳴屬同一代人的社會學者呂大樂。Alfredoko攝/維基百科)


呂大樂跟雷鼎鳴是同一代人。身為社會學者的呂大樂描述這代人有三項特點。一是人數眾多,因此他們給整個社會制定議程,界定問題焦點。這一代思考的問題,永遠是「我們的問題」。

第二,這代人在擁擠的、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長大。他們通過以淘汰考試為主導的教育制度考驗,他們的人生哲理是要懂得駕馭遊戲,懂得取分,不要反被考試支配,就算考試制度不合理也沒關係,重點是要通過。他們真心相信、擁護競爭,但強調競爭的同時,常常忘了競爭的過程應該公開與透明。

第三,這代人是上一代人既害怕、但又寄託了未來的希望的對象,他們年少有成,有一種捨我其誰的的心態,是典型的「先鋒黨」人格。呂大樂認為,這代人大多有一種「眾人皆醉」,覺得異己跟不上他們的主張、落後於形勢的想法,他們過去是捨我其誰,現在則是放心不下交棒。

這樣的觀察非常深刻。拿來對照當前香港檯面上的人物,無論是體制內,親北京或者認同市場規則的主流力量,或者是泛民政黨中,以及佔領中環的主要領導力量,都可以察覺得到他們在立場相異之外,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性格。

這種性格的成就與失誤,另外一位這代人--香港的知名作家陳冠中,在所著《我這一代香港人》中,同樣有精彩的自我剖析。陳冠中1952年於上海出生,四歲到了香港,他到長大之後,才知道自己被歸類成嬰兒潮世代。二戰結束時,香港的人口是五十萬,1953年時達到兩百五十萬,陳冠中形容,那時的人口結構是舊式可樂瓶,一開始窄,後來就膨脹了。

他認為,嬰兒潮世代算是運氣好的一代。70年代,香港政府換了總督麥理浩,開啟了所謂的「黃金十年」,政府建公屋、倡廉政,經濟開始發達。陳冠中說:「人口結構都偏幫我們這代人:我們前面沒人。」「歷史的大環境在背後成就我們。香港是最走進入二戰後建立的世界貿易體系,在日本之後就輪到我們了,比台灣還要早。」

陳冠中的這篇文章中,幾段自我性格剖析,透徹帶些省思:

「我想強調的是:這一代是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成功所在,也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所在。香港的好與壞我們都要負上絕大責任。我們是受過教育的一代,可訓練性高,能做點事,講點工作倫理,掌握了某些專業的局部遊戲規則,比周邊地區先富裕起來,卻以為自己特別能幹。我們從小知道用小的投資得最優化的回報,而回報的量化,在學校是分數,在社會是錢。這成了我們的習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