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科學人士、6艘船、1位粗暴的船長:《打造太平洋》選摘(2)

2022-03-09 05:10

? 人氣

美國遠征探險隊在海上戰果豐碩,但一路上除了有對異文化的侵害與掠奪,還有對船員的虐待。示意圖,圖為藝術家莉莎‧瑞哈娜全景錄像作品《追尋金星(感染)》,聚焦殖民主義歷史的議題。(資料照,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美國遠征探險隊在海上戰果豐碩,但一路上除了有對異文化的侵害與掠奪,還有對船員的虐待。示意圖,圖為藝術家莉莎‧瑞哈娜全景錄像作品《追尋金星(感染)》,聚焦殖民主義歷史的議題。(資料照,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在政府資助下,美國遠征探險隊對太平洋進行的科學研究,其規模超出了以往大多數的太平洋探險。早前歐洲人秉持具體科學目標出海航行,並延攬備受尊敬的博物學家一同參與,而美國遠征探險隊則帶上7名在特定研究領域學有專精的「科學人士」,其中包括達納(地質學家),荷瑞修.哈雷(Horatio Hale,語言學家)、蒂西安.皮爾(Titian R. Peale,博物學家)、查爾斯.皮克林(博物學家)、威廉.布拉肯里奇(William D. Brackenridge,植物學家)、威廉.里奇(William Rich,植物學家),以及約瑟夫.柯圖伊(Joseph P. Couthouy,貝殼學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美國國會與海軍策劃的這場「全球出擊」,其部分原因是為了突顯美國在科學領域的獨特性,並且向世界宣告美國科學界業已穩健成熟。美國遠征探險隊還有另外2個目標:第1,製備詳細的海岸線和捕鯨場域圖,以協助美國在太平洋的海上貿易擴張;第2,在覆蓋地球表面達3分之1的大洋上,明確展現美國海軍的實力。

因此,太平洋代表了一個以國家力量融合勘探、科學、商業和擴張野心的集結之地。這些策劃昭示了美國遠西(以及它所暗指的大陸帝國)疆域在未來將占據的重要地位。然而,這次遠征又不同於約翰.弗雷蒙特在1840年代初至中期從陸路出發對遠西地區展開探索,這一次,乃是朝海洋出發,而這一事實從根本上影響了達納等科學家探究大陸西部邊緣以西的地理格局。弗雷蒙特乃著眼於一個延伸至太平洋岸邊的大陸國家(為實現他的贊助者暨岳父打開通往遠東之路的願景),而達納的思想和科學框架則始終專注在海洋本身及與之相關的地質形態。

20220303-19世紀上半葉,美國遠征探險隊自每週東岸航向南美洲、大洋洲,甚至遠達南極。(八旗文化提供)
19世紀上半葉,美國遠征探險隊自每週東岸航向南美洲、大洋洲,甚至遠達南極。(八旗文化提供)

太平洋,權力角力的舞台、搜羅戰利品的展示架

這次航行在科學方面的產出,包括出版物、蒐藏品和數據,可謂成果驚人:超過4000件來自太平洋島嶼和周邊大陸的人種誌藏品、5萬件園藝標本、2000多隻可以掛起來的鳥類標本、134種哺乳動物、近600種魚類、1000多種昆蟲(有死的、也有活的),最後還有達納蒐集的大量化石、珊瑚和甲殼類動物。光是這些藏品就足以為之蓋一座自然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尼學會的由來也類似如此。

在印刷刊物方面,探險隊出版了23卷記述和科學報告,加上大量的地圖、勘察圖表與插畫,足夠填滿一間規模中等的圖書館。除了這些官方性產出之外,還有不少根據美國遠征探險航行的資料與經驗而啟動的科學調查研究──可以說,這次探險對智識發展的影響力令人震驚。

儘管取得了眾多成就,但由於爭議和混亂的究責問題,致使許多人認為這場遠征是個失敗。探險隊指揮官查爾斯.威爾克斯在軍事法庭上面臨數項指控,其中有一項定罪。由於少了像是西北航道,或是盛產黃金、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謝拉山脈(California’s Sierra)這類超級大發現,使得眾人不禁懷疑眼下這些科學成就能否讓美國享有長期利益。

1838年8月,時年40歲的海軍少校威爾克斯離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船塢,指揮一支由六艘帆船組成的船隊,目的是尋找(並繪製)南極洲的南方大陸、調查太平洋上的特定島嶼和港口,以協助美國航運發展,並同時進行科學探索。威爾克斯為人自戀、跋扈,已開始在生命中越發缺少安全感,乃至到了偏執地步,而他顯然把這次航行視為他獲得職業名聲與個人發達的捷徑。因此,艦隊都還沒開往太平洋,威爾克斯就自己掛上了中校艦長的軍銜,但這一榮銜在航行展開前就被海軍司令部給拔掉了。軍官、雇傭水手和科學家們都看在眼裡,對他們而言,此一訊息再清楚不過:威爾克斯既然都能擅自給自己升官,那麼想必還有更多突兀行為會接踵而至。

迎向浩瀚海洋

這場探險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包括測繪了南極洲一段長達約2400公里的海岸圖,至今那地方仍被稱為「威爾克斯地」(Wilkes Land),雖然實際發現權可能歸屬於1820年代初瞥見那塊南方大陸的英國和美國水手。除了這項探索壯舉,美國遠征探險隊也放膽去了許多前人早已去過的地方,畢竟在1840年代當時,太平洋地區幾乎已沒剩下什麼重大地理奧秘有待發現。探險隊在1839年初首次往南越過火地島、考察南極之後,船隊(由於「海鷗」號[Sea gull]和所有船員在海上失蹤,此時只剩下5艘船)沿著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航行至卡瑤,然後行經大溪地、薩摩亞和馬紹爾群島,橫渡太平洋。

到了11月底,美國遠征探險隊勘察了澳洲雪梨,準備第2次前往南極。1839年12月26日,剩餘5艘船中有4艘駛向南極。1840年1月16日,海軍軍校生威廉.雷諾茲爬上孔雀號的帆桁頂端,從高處眺望南極洲的歷史性一幕。在繪製南極海岸圖之後,美國遠征探險隊花了大半年,在前往夏威夷的途中考察南太平洋島嶼,然後是北美洲西北海岸線。

1841年上半年,達納乘坐的孔雀號在南太平洋進行島嶼調查後,駛往哥倫比亞河,沒想到卻在河口撞上了沙洲,使船身在碎浪中解體。船上人員全部倖免於難,達納與另外數人就此繼續他們的旅程,經由陸路前往舊金山灣。到了1841年年底,他們已經繞行地球一圈,這趟漫長的返鄉之路終於來到尾聲:他們經過夏威夷、馬尼拉、新加坡,接著穿過印度洋到開普敦、聖海倫娜,最後抵達紐約。

航道上留下的血色印記

美國遠征探險隊在海上度過了4年多光陰,大部分時間都沿著1770年代的同樣路線航行。然而,在某方面,美國遠征探險隊創下的歷史功業,其實與美國帝國的西進擴張無分軒輊──他們以極端暴力來對待原住民與自身船員。海軍軍校生雷諾茲似乎對這項事實感到特別不安。「在我看來,」雷諾茲於航行第3年在私人日記裡寫道,「我們在穿越太平洋的路途上沾滿血腥。」雷諾茲在此事例中,提到了他們在1841年5月1日於吉里巴斯島群(Kiribati group)的塔比圖埃島(Tabiteuea)屠殺了多達20位島民。事發前一天,有一名水手失蹤,孔雀號指揮官威廉.哈德森(William Hudson)隨即下令對該村落發動攻擊。威爾克斯和哈德森將這次襲擊稱為報復行動,雷諾茲則目睹了整個探險隊的暴力行徑。暴躁不安的威爾克斯是導致暴力事件發生的部分原因,而他的脾氣(雷諾茲把他比作「魔鬼」)更在船上一發不可收拾,水手們常因輕微的脫序行為便受到嚴厲懲罰。為此,威爾克斯回國後被軍事法庭判定有罪。

我國南太平洋友邦吉里巴斯面臨海平面上升的急迫威脅。(RamonaMona@pixabay)
椰林樹影、水清沙白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在列強發展大航海技術與殖民的浪潮下面臨威脅。(資料照,RamonaMona@pixabay)

1840年7月,探險隊對原住民的暴行在斐濟達到高潮。他們燒毀了一座名叫索萊烏(Solevu)的村莊,2周後又燒掉了馬婁洛(Malolo),造成近100名村民死亡。威爾克斯為這次襲擊辯解,說村民在前一天殺死了2名船員,其中包括他的侄子威爾克斯.亨利(Wilkes Henry)。在這場暴力事件中,威爾克斯挾持了1位名叫羅.韋多維(Ro-Veidovi)的斐濟酋長,準備等探險隊返回美國後對他進行審判。羅.韋多維在抵達紐約的第2天便因病亡故。海軍外科醫生很快便砍下他的頭顱並泡在鹽水裡,為這場對太平洋地區人民的侵略外交探險劃下最後的可怕句點。

20220303-《打造太平洋》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打造太平洋》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系副教授,美國歷史學會太平洋海岸分會主席。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打造太平洋:追求貿易自由、捕鯨與科學探索,改變人類未來的七段航程》(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