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緗家觀點:鬼話「修昔底德陷阱」

2022-03-01 07:00

? 人氣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很清楚,從第13到第16,艾利森教授在「主觀」上將這四例通通認定為「身份」屬性,因為作者列出的四項「競爭領域」,沒一項與「民主法制自由人權」等的「普世價值」有關,全都是體現「當事國」意志的「有形無形利益」,是全然的「身份」議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回到「客觀」角度,認定第13例與第14例為「身份屬性」,這基本上沒問題;第16例「成例」的本身就很牽強,沒有意義,但無關本文主題,略;最成問題的是第15例的美蘇冷戰。

美蘇冷戰:「價值」屬性,還是「身份」屬性?

艾利森教授將美蘇冷戰定義成「全球權力」之爭,只要稍微深究一下,任何一個初具國際政治常識的人都能明白:他犯了國際政治的低級錯誤。在「客觀」上,美蘇互爭的實質根本不是「權力」,而是「意識形態」:是(美國為首的)自由主義VS(蘇聯為首的)專制主義、資本主義VS共產主義、民主議會政治VS「無產階級」專政、市場經濟VS計劃經濟、私有制VS公有制。

此外,不知是艾利森教授有「大小眼」的勢利心態,眼裡只有美國和蘇聯的「大國」,沒有美蘇周圍的大群「中小國」;還是為了他「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得以成立,有意無意地忽略排除這些「中小國」?因為,在13〜16的四例中,只有美蘇冷戰有個鮮明特點:這並非幾個「大國」單獨的爭鬥,而是兩大國家集團、兩大價值陣營的對峙。美國周圍集結了一大群「中小國」,組成的軍事機構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機構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對抗蘇聯陣營同樣有一批「中小國」聚集的「華沙條約組織」(軍事)和「經濟互助委員會」。這些「中小國」分別簇擁在美、蘇周圍的目的,按艾利森教授邏輯,難道是為了分別成全美國和蘇聯的「全球權力夢」?當然不是。這些「中小國」站隊美國或蘇聯,其目的性質完全是為了參與「意識形態/價值觀/生活方式」競爭,美國周圍的「中小國」全是自由民主國家,蘇聯周圍的全是共產專制國家。這些「中小國」的存在及其行為只能證明,艾利森教授不提美蘇的「兩大價值陣營」,只說「兩個大國」,將美蘇競爭「身份詮釋」成「全球權力」而非「價值是非」,這完全錯誤。

美蘇冷戰,單看美蘇兩國,確實是「大國」間的對立,繼此之後的「大國對立」,是美中兩國。既然艾利森教授將美蘇冷戰「身份詮釋」成「大國」的權力之爭而非「價值觀之爭」,按此邏輯,他看待美中矛盾也必然會拋棄「價值觀」因素,「身份導向」地詮釋成「大國競爭」,此所以他名之為「修昔底德陷阱」。這,即是筆者「擅自」為他新增的第17例,見上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