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學國文作為必修科的六個必要

2022-02-23 06:10

? 人氣

作者認為,任何學科、知識表達、建構、溝通、傳遞的基礎是語言,這個普同語言的最大公約數是中文。(示意圖,教育部提供)

作者認為,任何學科、知識表達、建構、溝通、傳遞的基礎是語言,這個普同語言的最大公約數是中文。(示意圖,教育部提供)

國文像呼吸,是大學新生命的第一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生兒乍臨人世,存在環境的改變,迫使脫離母體血液的供養而啼哭。第一口氣息進入肺葉的灼熱感,改變了體內的循環機制,這是新生兒學習到「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呼吸」。生命,自此開始學會獨立。

生命如此,國文之於大學教育、學習的意義和功效也如此。

大學教育的根本精神在博雅,博雅精神在廣泛且自主地吸收知識。任何學科、知識表達、建構、溝通、傳遞的基礎是語言,這個普同語言的最大公約數是中文。一如呼吸,須臾不離。

大學新生面對浩瀚知識,需要更深度理解、思辨、抉擇、表述的能力。大學國文是幫助學生脫離中學進入大學端後,能自主學習、有效表述溝通的關鍵。

一、語文能力是基礎問題,更是不可迴避的關鍵問題

學生會認為國文學習為大學前的基礎教育,不應在大學時必修,此為昧於現實,更是己身學習相對優越狀態的自私偏見。

在現行體制中,高中學習與大學教育,基本缺少連貫性與一致脈絡。學生對於大學知識的學習、思維方式,乃至於表達、論述,相對陌生。即如大學端部分科系將基礎數理視為基本必修,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有效銜接大學端的學習。國文是諸多科系知識學習、溝通表達的共同基礎。國文在使用的普遍性與接觸頻率上,讓人無法迴避與忽略。

語言的使用反映了思考、邏輯、心態、立場、文化,也影響人的觀念、行動,能有效掌握語言,方能有效學習、轉化知識,此為不分科系學生皆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大學博雅教育的根本基礎,此為國文課為共同必修的正當性。

從教學經驗中,可以發現學生其實在閱讀、表達、寫作上皆有需求與困擾,此為基礎問題,但也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在現狀下,學生未必會主動尋求其他機構或單位。大學國文作為必修,恰好提供此一機會,讓學生有效增能,一方面有助於大學時期的學習,同時儘早養成、提升、改善寫作能力。

現今中文系研擬之大學國文,課程內容都具備完整訓練系統,並針對不同類型的寫作、表達能力為學習目標。國文課的訓練,除有助於各科系學生能力與素質的提升,更能讓各科系往後的教學更有效率。減省各科系因指導、糾正學生基本語文能力不足而造成的不必要負擔。換言之,大學國文作為必修,實有利於學生在其本科系的學習。此非零和,實為雙贏。

二、國文課的「共同能力」和「有用」:認識「人性」、「個體意義」、「回應群體」、導引情感並產生行動。

大學的知識強調理解和實踐,各系必修則是理解和實踐的原則,也期待學生畢業能於現實人生中運用。學生如何理解自我和實踐人生,國文課可以提供必要的協助。

現行臺大大學國文的內容包括古典與現代文,兼含文學、文化思想、實用寫作,閱讀、期待學生對於人性情感與社會文化思想的共性有所理解。在國文課的學習中,學生將理解,知識如何透過文字和語言策略而被生產、使用,同時也能在對人性的揭示中,激發情感與思考,理解自我生命情境,進而產生行動、回應自我所生存的社會和文化。而由文字所引發的思考、感受,將驅使人對自我、現實世界展開行動。因此,「語言的理解、運用」→「情感、思維的變化」→「行為的產生、實踐」。透過文本閱讀,理解自我質性並安頓個體,進而和群體對話、溝通、協調,甚至有效引起實質的行為改變。在特定社會文化情境中,找出適合個體發展與生活的方式。認識個體情感、群體思維、人性樣貌,是臺灣現代公民社會每一成員的情感教育和人生必修課。

三、少數人的「倡議」與「話語權」的控制

(一)學生會的倡議明顯缺乏代表性與正當性

學生會近年倡議廢除國文必修,也屢次進行全校問卷調查,但至今,學生會只是反覆跳針質疑國文必修的「正當性」,絲毫無法提出任何有力數據,呈現全校學生對於「國文」作為必修的看法。若非避重就輕,就是力有未逮,顯見其向來在「學生民意」上代表性嚴重不足的弊病。

多年來,學生自治最常被質疑「代表性不足」,不能僅藉由「代議士政治」迴避並壟斷學生話語權。學生會既不能提出全校學生對國文的普查數據和意見,不但失職,更讓人強烈質疑「代表性不足」的學生會,倡議廢除國文必修的「正當性」何在?

此外,基礎教育(中學以下)和大學,在學習以及對學生的要求上,有根本性差異。無論是高中的國文教材、學測與指考的國文考科,測驗意義皆與大學國文所強調的學習內容、教學目標仍有極大不同。學生會無法說明、論證現今臺大大一學生已具備可滿足「大學端語文能力」的證明,則「正當性」何在?

純粹為反對而要求刪除必修,並不能迴避上述大學中存在根本性、系統性的問題,反而更可能把上述學生語文能力不足的問題,擱置在各科系內部,造成各院系教師教學上的窒礙,以及學生求助無門的多重困境。

學生會的倡議,説明其不諳語文教學現況,更罔顧學生的受教需求及權利。

(二)現行倡議廢除國文必修者,皆強調自身語文能力佳、對國文有強烈興趣,故認為應當鬆綁,或視之為限制、多餘。建議校方重視多數對國文學習有需求,甚至有期待者的意見。教育的意義在透過公平受教機會彌補不足,傾聽不同需求、降低落差是教育使命之一。

四、國文與通識在本質上有高度差異

(一)就設立目的及價值而言,通識著重不同知識內容的介紹,避免學生進入學科高度分工化、專業化的知識學習分流後,失去對其他領域知識的接觸、認識。重點在「介紹知識」。

國文關注文字構成背後的思維邏輯,強調「中文」作為表達系統的意義、價值、策略,教導以中文為母語使用者如何組構、編列、有效傳達抽象思考和意念,任何以中文寫成、思考的知識,建構背後具有何種文化和表達形式的結合。換言之,國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如何透過文字理解知識」(know how)、「表達、傳遞知識」,而非僅止於「接觸、認識不同知識」。

因此,一味將國文視為通識,是粗暴混淆「介紹和探索」(通識)與「傳遞與構成」(國文)的嚴重邏輯謬誤。

(二)就實際課程執行面言

國文課人數少,要求詳細精密的文本閱讀、寫作檢討,教師能一對一、針對個別學生問題進行精細指導,重視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也更能有效提升課程學習成效。

通識人數多,課堂內容普同性高,主要在傳播知識,不須著重精細指導。學生學習的個別化差異和需求較不被重視。

(三)從選課制度而言

國文課作為必修即保障每一位學生皆有學習的權益。

通識選課熱門,同領域中易有排擠效應,更容易造成年級、選課身份的不公。

(四)從學習者需求言

一味強調知識「有用」與否,一則為大學將走向實用工具的僵化,甚至淪為職訓所,喪失培養全人能力與關懷的大學根本精神。其次,在強調自我探索、多元發展的現代社會潮流,不少學生畢業後的職涯發展,多非大學本科系,如按照自由選課的概念,則各科系理應全面廢除必修,因諸多必修的意義在於知識理論本身,並不能確實滿足學生畢業後「有用」的問題。反觀國文所強調的自我覺察、理解人性、有效溝通、語言策略,更是未來實際就業所必須。

五、大學共同必修違憲?

國文作為共同必修違憲的論述,乃是混淆法令要求的對象。根據84年釋字第380號,教育部作為各大學主管機關的監督權,不應凌駕學術自由之上,大學課程應由大學自主決定。由此可知,教育部要求各大學訂定共同必修,乃是違憲。

然而,課程規劃屬大學自主一環,必、選修的規劃要求,是各校自訂,臺大訂立大學國文作為全校共同必修並不違憲,反而受到憲法(講學、學術自由)保障。

六、呼應「雙語國家」語言政策,中文系開設國文有正當性、必要性

綜合以上,在大學教育課程規劃中,國文應列為必修之理由外。有關學生會提出國文是否應由中文系教師教授擔任?依據107年立法院〈推動「雙語國家」政策問題研析〉一文提到,官方未來將推動英文為官方語言,至於一般所稱的「國語」(或華語),雖不是我國的「法定」官方語言,但在「國民語用」的各種情境和意義上,都扮演著官方語言的角色,此為不容忽視的既定事實。退一萬步言,現行「國文」即是以「中(華)文」為主體,從法令制度到實際生活,皆扮演主要溝通、語用的角色。因此,臺大以未來大學精神自期,且擔負重要社會責任,由中文系教師開設國文且列為臺大共同必修,在政策面與實務面上,皆具有正當性、合理性與必要性。

國文能力的養成和精進,是不分科系學人的共同基礎。國文課的存在,是為了達成博雅教育共通能力的真正養分。學好呼吸,生命就能自主挺立,感受新世界的意義。

吐納得當,腳步從容輕快。錯誤換氣,身心滯重疲憊。

所以,難道你會忘記呼吸?事實上,你無法遺忘。胸前的時刻起伏和震動,都透露呼吸的存在。

就算睡著,甚至裝睡,都無法迴避。

*作者為大學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