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觀點:自食苦果—西方對中俄的誤判

2022-02-14 05:40

? 人氣

2022年2月,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反俄羅斯示威,民眾抗議俄羅斯威脅入侵(AP)
2022年2月,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反俄羅斯示威,民眾抗議俄羅斯威脅入侵(AP)

情景設想

總之,這次兩國戰略伙伴關係強化,主要動力來自俄羅斯。但是,客觀上,習近平今後面臨的問題和壓力也不小。所以兩者靠近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必要措施。而這些變化,將對歐洲的能源市場,對亞太地區的安全都有著直接的、不可估量的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年,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總額接近2200億美元,大約是俄中貿易規模的1.5倍。但這個比例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改變。 而俄羅斯是歐盟的主要能源出口國,佔歐盟石油進口量的26%,佔其天然氣進口量的40%。至於德國則是歐盟境內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5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隨著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鋪設,德國今後將更加依賴來自俄羅斯的直接供應。歐洲現在有一個天然氣供應多樣化的戰略,而德國卻相反,反而因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鋪設而增加了對俄羅斯的依賴性。這次烏克蘭危機實際上促使歐盟考慮如何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而在歐盟在考慮此事時,普京已作了減少對歐洲市場依賴性的打算。當然,歐洲市場的吸引力依然比中國的市場吸引力大,因為歐方能付更高的價格。

關於烏克蘭危機和今後亞太安全局勢,筆者可以想象如下的情景:

俄羅斯經過幾次跟西方的談判,並不湊效。但普京也不敢真的打這麼一場戰爭。但他很可能會加強將頓巴斯納入俄羅斯的工作,並增加對該地區的軍事援助。當然,普京並不會因為自己對西方的恐嚇不起作用而感到臉紅。然而,通過這個鬧劇,他至少可以向國內自己的人民展示,俄羅斯是北約東擴的受害者。

在危機期間,俄羅斯認真考慮如何應對西方國家隨後的各種制裁——這樣,克裡姆林宮不得不在能源、技術、金融和軍事方面更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作為對中國慷慨的回報,在時機成熟時,俄羅斯將來也許會在日本海和台灣海峽派出自己的海軍,策應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

換句話說,目前莫斯科和北京之間在軍事行動上的立即協調也許仍不可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成為現實。今天的烏克蘭危機已經使俄中關係進入了戰略伙伴關係的新階段。而在這同時,威權和民主陣營之間的對話和溝通窗口越來越小。依賴於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歐盟國家,將變得更加脆弱。

當然,如果西方的政策制定者們如變迄今為止的思路,那也許烏克蘭危機和亞太局勢有如下發展的可能:

西方國家,特別是歐盟,意識到自2014年以來所犯的一個重大錯誤是沒有像二戰後美國對歐洲的馬歇爾計劃那樣扶植烏克蘭的經濟。因此,自烏克蘭目前的危機開始以來,基輔已經並將從西方國家獲得相當數量的軍事援助,並將在未來三年內將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數量大幅增加。同時,在西方國家的幫助下,還將實現經濟復興。而俄羅斯隨著烏克蘭經濟復蘇後也被迫軟化其外交政策。因此,會出現一種雙贏的局面:即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有一定程度的趨同,同時與烏克蘭的關係也會有所緩和。

與此同時,隨著歐洲國家增加與台灣的貿易和投資關係,以及美國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援助,台灣的地位將得到鞏固。軍事力量得到加強,北京政府考慮到以武力奪回台灣的代價太大,並很可能因此而影響穩定。於是,本來金燦榮口中的「2027年一定武力奪回台灣」的計劃將再次被推遲。

*作者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