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專欄:尼克森登陸50周年─改變兩岸關係的轉捩點

2022-02-20 07:20

? 人氣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右二)訪問中國,永遠改變了美國與兩岸的關係。(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右二)訪問中國,永遠改變了美國與兩岸的關係。(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2022年2月21日到2月28日,是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訪問北京50周年的紀念日。回顧美國現任總統出訪外國的歷史,很少有單獨在一個國家停留7天以上的紀錄,所以這7天也被稱為「改變世界的1周」。不過筆者認為,尼克森這一周真正改變的其實是海峽兩岸之間的關係,因為在這一個禮拜結束之後,美國實質上承認了世界上有2個中國存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1899年國務卿海約翰(John M. Hay)宣佈「門戶開放」(Open-Door)政策以來,美國堅守只與一個中國政權打交道的「一個中國」原則,確保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所以美國政府直到1928年北伐勝利以前,都只以北洋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也只與北洋政府發展外交關係,拒絕與孫中山領導的廣州國民政府有任何官方互動。

1922年2月6日簽署的九國公約,確保中華民國在列強保護下維持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早先由北洋政府簽署,後來由國民政府繼承。(許劍虹提供)
1922年2月6日簽署的九國公約,確保中華民國在列強保護下維持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早先由北洋政府簽署,後來由國民政府繼承。(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與此同時,蘇聯雖然向廣州國民政府提供軍事援助,卻在外交上承認北洋政府,明目張膽推動「兩個中國」政策,可見美國對待中國的態度確實是有別於其他列強。後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滿洲國以及中華共和國人民政府等蘇聯、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在中國相繼成立,唯一獲得美國外交承認的中國合法政府仍舊是南京國民政府。

美國在1940年11月30日拒絕承認汪精衛政權,並為此向重慶國民政府提供1億美元貸款,更是為一年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埋下伏筆。等到1949年大陸淪陷,尤其是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更是對向蘇聯「一邊倒」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全方位的抵制。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也因此能繼續在聯合國裡代表中國,甚至於享有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尼克森擔任副總統時的頂頭上司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更在1960年6月18日到19日對台灣進行為期2天的訪問,成為歷史上唯一造訪過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的美國總統。那又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讓早年以反共出名的尼克森總統做出推翻「一個中國」原則,同時與兩個中國政權打交道的決定呢?讓我們把時空環境拉回到尼克森上台的1969年。

中蘇共分離

首先是中共1949年以來的「一邊倒」政策,在史達林(Joseph Stalin)去世後開始出現鬆動的跡象,因為以民族主義為訴求的毛澤東並不甘心永遠當蘇聯的老二。毛澤東與其他中共元老最大的差異,在於他沒有留學蘇聯的經驗,而且十分強調中國共產黨應該「走自己的路」。這讓史達林從一開始就對毛澤東非常憂慮,擔心有一天中國共產黨不受控制。

所以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後,史達林一度考慮以蔣中正為蘇聯在中國的主要扶持對象,這不只是因為蔣中正比毛澤東更有能力抵抗日本侵略,而是史達林認為如果中國在毛澤東領導下成為統一的大國,最後勢必將威脅到蘇聯共產主義世界「老大哥」的地位。他寧可中國永遠停留在內戰與分裂的狀態,甚至於繼續給一個非共產主義的領袖統治,也不願意蘇聯的共產主義領袖地位遭到挑戰。

在國共尚未撕破臉的時代,蔣中正一度也與蘇聯有過蜜月期,甚至在1926年11月7日向史達林祝賀十月革命九周年。(國史館)
在國共尚未撕破臉的時代,蔣中正一度也與蘇聯有過蜜月期,甚至在1926年11月7日向史達林祝賀十月革命9周年。(資料照,國史館)

如果不是蔣中正反共反過頭,連在西方與蘇聯之間裝一下中立都不會,非要在1939年的國際聯盟表決中以投棄權票的方式把蘇聯趕出國際聯盟,中華民國或許在美蘇之間能有更靈活的空間,1949年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既然蔣中正已經做出向美國「一邊倒」的決定,蘇聯也只能在抗戰勝利後全面支持中共叛亂,導致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既然毛澤東是在史達林扶持下奪得大陸政權,那麼他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只能採取對莫斯科「一邊倒」的政策。再加上史達林本來就是一個較為強勢的共產主義老大哥,還在不久之前剛剛擊敗納粹德國,在共產主義陣營中享有絕對的權威,絕非毛澤東所能輕易挑戰的。毛澤東也只能向史達林表忠誠:「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就是倒向社會主義,沒有例外,沒有所謂的第三條路。」

尼克森發表《關島宣言》

中共與蘇聯的邊界之爭,很快就由東北的烏蘇里江蔓延到新疆,讓剛上台的尼克森體驗到莫斯科和北京並非鐵板一塊。自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美國向來是憑藉一己之力介入東亞的反共戰爭,因為當時日本剛剛戰敗,還處於被美軍佔領的狀態。日本政府致力於戰後重建,不願意介入海外戰爭,且美國也不希望軍國主義復活,寧可單獨抵抗莫斯科還有北京的擴張。

南韓與南越雖然都是反共國家,但本身都遭到北韓還有北越的威脅,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都有亡國的危險,自然是不可能成為美國抵禦共產主義威脅的夥伴。唯一狀況比較好的,是可以仰賴海峽天險抵禦中共兩棲登陸與武裝滲透的中華民國。蔣中正從大陸帶到台灣的60萬外省軍人,不只有可靠的戰力,還對共產主義有刻骨銘心的仇恨,是美國在東亞防範共產主義擴張的唯一助力。

第一次緬甸戰役示意圖。(圖片摘自──呂牧昀、袁梅芳:《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歷史》(青森文化),p69。)
中國曾受周邊東南亞國家共軍圍堵,軍事資源需由支持國民黨政府的陣營由南方海域運輸,再經滇緬公路向北運送至內陸。圖為首次緬甸戰役示意圖。(資料照,圖片摘自呂牧昀、袁梅芳:《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歷史》(青森文化),p69。)

所以在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介入下,東南亞有滇緬邊區游擊隊在中南半島與中共、緬共、泰共、寮共、北越、越共以及親共的緬甸政府交手。空中則有「黑蝙蝠中隊」與「黑貓中隊」的飛行員前仆後繼,冒險深入大陸為美國蒐集中共的戰略情報。這是為什麼美國雖然不支持蔣中正總統反攻大陸,卻從50年代到60年代都十分看重中華民國的原因。

然而美國這種全盤接手東亞反共戰爭的態度,雖然確實在軍事上更有效率的打擊了共產黨,卻也同時在政治上壓制了東亞反共友邦的主體性。過度依賴中華民國打擊中共的政策,對北約盟國和日本而言則等同於失去一個離間莫斯科與北京的大好機會。歐洲國家與日本不僅將中共視為抵禦蘇聯擴張的潛在盟友,還認定中國大陸是一個可以深化貿易往來的龐大市場。

伴隨著日本、南韓、台灣、南越、泰國還有新加坡等東亞反共友邦的經濟發展越來越發達,尼克森總統也相信這些國家應該更依靠自己而非美國的直接介入來抵禦共產主義的侵略。於是他在1969年7月25日提出《關島宣言》(Guam Declaration),正式宣佈美國將以向東亞盟邦提供軍事還有經濟援助的方式抵禦蘇聯或者中共的侵略,而不再如過去一樣直接派兵參加東亞的反共戰爭。

然而史達林去世後,領導蘇聯的先後兩任領袖分別為傾向與西方和解的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還有不像史達林那麼具有威望,卻懷抱「大國沙文主義」的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前者讓毛澤東產生了爭奪共產主義「老大哥」地位的慾望,後者則燃起了毛澤東的民族主義。蘇聯與中共的矛盾在史達林去世後越演越烈,到了1969年雙方更是直接於中蘇邊界的珍寶島大打出手。

一個更獨立的亞洲反蘇體系

《關島宣言》的發表,其實也與70年代美國的國力無法再與50年代美國的國力相提並論有重大關係,美國國內強大的反戰聲浪,更迫使尼克森尋求越戰的退場機制。所以伴隨著《關島宣言》而來的是所謂的「越戰越南化」,將越南的反共戰爭交給南越軍隊自行去打,美國只在武器裝備上提供間接援助,並在必要時以B-52轟炸機空襲河內,把北越政府逼回談判桌上。

美國不只要從南越撤軍,還要減少在南韓的駐軍,甚至還希望看到一個更為獨立的日本以因應蘇聯對東北亞的輕舉妄動。更關鍵的一步,是尼克森還希望將已經與蘇聯爆發武裝衝突的中共拉入這個東亞反蘇的同盟體系之中。不過尼克森也並非等閒之輩,知道美國以燃燒彈與原子彈空襲日本所遺留下來的歷史仇恨在日本人心中尚未散去,所以給日本的獨立還必須要是有限的。

再加上過去美國與中共交惡的年代,毛澤東更是以煽動日本人對美國人的仇恨來離間美日同盟關係,因此更是要提防中共與日本聯手防範蘇聯的同時也產生共同抵抗美國的東亞民族意識。於是美國在1971年6月17日簽署《沖繩返還協定》的時候,故意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聲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台列嶼一起跟著琉球群島交給日本。

日本目前與鄰國的主權爭議包括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與南韓的竹島(南韓稱獨島)、與中國及台灣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我國稱釣魚台列嶼)。(日本政府官網)
日本稱的尖閣諸島、中國稱的釣魚島、我國稱的釣魚台列嶼,至今仍有主權爭議。(資料照,日本政府官網)

而且美國在交還的同時,還故意強調只是交還「行政管理權」,不是交還「主權」,目的就是要讓中共與日本之間永遠存在一個潛在的衝突點。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本身沒有仇恨的北京和東京在打倒莫斯科後形成反對華府的聯盟。等到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尼克森才在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安排下訪問北京,展開這趟改變歷史的世紀之旅。

無論是尼克森對中國大陸的訪問,還是他與周恩來、毛澤東等中共領袖的會面,自然引起高華德(Barry M. Goldwater)等長年支持中華民國的美國保守派政要反彈。但是歷史發展到了70年代,即便是如高華德這樣的保守右派也知道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可能性等同於零。他們所唯一要求的,是尼克森在結交大陸這個新朋友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在台灣的老朋友。

為「九二共識」打下基礎

尼克森對中國大陸的破冰之旅,不只正告世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做為一個政治實體存在於世界上,而且還留下了《上海公報》(Shanghai Communiqué)這個政治遺產。今天美國處理兩岸政策的「三公報、一法案、六法案」原則就是由此展開的。不過美國並沒有在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的當下,立即將對台北的官方承認轉移到北京之上。

一來尼克森畢竟是共和黨出身,要尊重高華德等元老「結交新朋友,勿忘老朋友」的政策,不方便在二戰盟友蔣中正還在世的時候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二來則是尼克森宣佈「越戰越南化」,等同於實質上放棄南越,短時間內同時放棄2個盟邦實在是太傷美國威信。所以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要等到卡特(Jimmy Carter)上台後的1979年才順利完成。

1972年2月,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在北京與毛澤東會晤。(AP)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圖左)1972年2月訪問中國,在北京與時任主席毛澤東(圖右)會晤。(資料照,美聯社)

不過《上海公報》仍確立了一個大原則,那就是美國政府「認知」到「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對此一立場不提出任何異議。換言之,此刻美國雖然在外交上仍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卻相信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可以透過和平手段解決彼此的糾紛。雖然兩位蔣總統拒絕承認《上海公報》,可《上海公報》仍為日後兩岸的接觸拉開序幕。

伴隨著美國改變1972年以前只與一個中國政權打交道的原則,改為同時與兩個中國政權打交道的「一個中國」政策,台灣對大陸的態度也逐漸由原本的叛亂團體轉變為平等的政治實體。李登輝宣佈終止實行長達43年的動員戡亂,更是為1992年兩岸的香港會談還有1993年的辜汪會談打下基礎,兩蔣時代雙方勢不兩立的關係就此宣告結束。

陸軍官校第21期畢業的李啟明將軍,在接受筆者訪問的時候,便強調九二共識中「兩岸都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是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的默契,其實就是衍生自《上海公報》中「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美國對此一立場不提出任何異議」的精神。

兩岸「現狀」的來源

顯見無論是《上海公報》還是「九二共識」,其具體內容都是要把「一個中國」的內涵予以模糊化。在1979年以前,所謂「一個中國」就是指領土主權範圍涵蓋海峽兩岸,但是治權僅只於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1979年之後,則成為「一個中國國家」與「兩個中國政權」,美國雖承認實質統治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但也與在台灣的中國政權維持實質關係。

今天無論是習近平、蔡英文還是朱立倫領導下的國民黨都喜歡強調「維持現狀」,而給這個「現狀」拉開序幕的正式尼克森對大陸的訪問。大陸方面對「九二共識」的理解雖然與台灣不同,只強調「一個中國」卻不提「各自表述」,但仍強調兩岸在進行事務性協商時可不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做討論,實際上仍承認雙方之間有模糊性存在。

更何況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時任中共國家主席的胡錦濤也一度在與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的談話中承認「一中各表」。所以建立在《上海公報》基礎上的「九二共識」,完全是可以降低當前兩岸緊張局勢的最佳解套方案。尼克森總統當年訪問北京,看似出賣了中華民國,卻為兩岸和平解決彼此糾紛的方法指引了一條道路。

所以整體而言,筆者對尼克森在1972年對北京的訪問仍是給予肯定的評價。1972年的那一趟訪問,讓封閉的中國大陸終於打開國門,融入了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進而成為了當今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如果各位讀者有閱讀筆者之前寫的《是誰幫中共「收復」了西沙群島?》一文,應該就不難發現不只是東海的釣魚台問題,就連今日的南海問題也是尼克森上台以後才逐漸形成的。

1972年那「改變世界的一周」,給亞洲帶來了半個世紀的和平與發展,卻也給各國之間製造了更多的領土主權爭議。到底是福是禍,直到今天還很難蓋棺定論,畢竟即便是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也給自己養出了中共這個頭號競爭對手。不過有智慧的領袖,懂得從危機四伏的「現狀」中找到機會,當年的尼克森總統如此,現今美國與兩岸的領袖是否也能具備同樣的智慧呢?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