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仁觀點:重視僥倖逃避心態,防堵疫情破口

2022-02-08 06:40

? 人氣

2月6日,高雄市新增4例COVID-19確診案例,都和高雄港有關,其中1例為40多歲的引水人,曾頻繁接觸40艘船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tommy.lan)

2月6日,高雄市新增4例COVID-19確診案例,都和高雄港有關,其中1例為40多歲的引水人,曾頻繁接觸40艘船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tommy.lan)

2月6日,高雄市新增4例COVID-19確診案例,都和高雄港有關,其中引水人確診備受矚目。由於近日高雄港是這一坡疫情的熱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和高雄市政府積極依據確診者足跡,匡列高風險的民眾進行採檢,該名引水人經簡訊、警察、航港局人員等,共5度通知進行篩檢,均不甩不理,直到2月4日流鼻水,自行快篩陽性後就醫確診,Ct值17.4,因違反防疫規定,市府最高將開罰30萬元。疫調發現,這位引水人半個月來曾接觸40艘船,已匡列100多人,進行採檢,可以說是防疫上潛在的破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診所近日也遇到1位60歲男性,在春節期間已經有咳嗽、流鼻涕狀況,而後症狀更加嚴重,有輕微呼吸喘促狀況。就醫時,我詢問病史後,也不敢請他拿下口罩,張口讓我檢查,我是用聽診器進行胸部聽診,發現有輕微肺炎現象。加上同住的30幾歲兒子也有呼吸道感染症狀。雖然兩人都沒有和確診者接觸史,也都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當下直覺應該要立即轉介到醫院採檢,因此馬上開立電子轉診單,請兩人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立即自行到醫院急診就醫採檢。我們雖然全體人員都有穿著二級防護裝備,包括:髮帽、戴口罩、全面罩、手套、防水隔離衣,診所定時清消,一直保持前後門打開,空氣流通的狀況。病人離開後立即進行再一次全面清消,全員更換防護裝備,但是心裡難免有所疙瘩。

在病人離開後一個半鐘頭內,診所同仁積極和1922電話聯絡,中央1922告知這是地方衛生局權責。再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聯絡,得知這是提供給確診者防疫專線。像這樣疑似的案例,不知道該向哪一個衛生行政單位反應,最後只能和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張科長報告,科長表達願意做相關後續的追蹤。

這當中我們也和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檢傷分類櫃檯聯絡一次,還沒就醫。以手機聯絡個案兩次,提醒個案及兒子都要搭乘私人的交通工具,不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立即前往醫院就醫,案家還是拖延態度。第三次和案家聯絡時,得知衛生局終於聯絡上個案,曉以大義,應該也告知相關罰則,個案才願意到醫院急診外採檢站採檢。經過4個鐘頭,衛生局長官通知PCR採檢,兩人均為陰性,終於有驚無險,經歷過忐忑不安的過程,也省思怎麼樣才是最好地社區防疫機制。

趨吉避凶是人性的常態,高雄港引水人和我的這兩位個案都顯示出逃避、僥倖的心態,自以為沒症狀,或者是即使有症狀,不會那麼倒楣,會確診。大多是輕症,不採檢檢查,找一個診所,吃一點藥,都會好的。我才不要那麼乖,跑去採檢,萬一陽性確診,要隔離14天,無法工作沒收入,還要讓家人一起去採檢,甚至於隔離,這種逃避和僥倖心態,個案就如常在社區趴趴走,風險真是難以想像。我們應該做哪一些努力來減少類似的風險,除了大家熟悉的教育提醒,這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夫,也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