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玩不起兩岸外交零和遊戲

2022-02-08 05:40

? 人氣

宏都拉斯總統當選人卡蕬楚1月28日宣誓就職,成為宏國首位女總統。圖為副總統賴清德(右)出席典禮時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中)交談。(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宏都拉斯總統當選人卡蕬楚1月28日宣誓就職,成為宏國首位女總統。圖為副總統賴清德(右)出席典禮時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中)交談。(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宏都拉斯,利用時機見到了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有人說是難得的外交突破,媒體並大肆宣揚,嚴格來說,彼等二人間30秒的短暫會面寒暄,國人對之大為雀躍,恐怕是台灣人的真正悲哀,不知真正的牛肉在那裡,中華民國曾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享有否決權,美國艾森豪總統也在民國49年訪問過台灣,難道這些歷史往事都忘掉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國力的展現,但有時也是受國際強權的約束及掣肘,及地緣政治的影響。中華民國的人口、幅員、經貿及軍事實力,在全世界都排在前半段,競爭力更是在10名左右跳動,也有實行民主自由政治的國際正面形象,為何無法重返聯合國,一直淪為國際外交上的孤兒,反觀北韓,有隱士國家之稱,其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前總統川普相互叫板了多次,然而,他們二人連續在第三國見面了3次,台灣的外交,到底問題出在何處?

朝野二黨應該是對此原由心知肚明,都了解中共要打壓中華民國的國際生存空間,是國共內戰的延續,中共取得了中國大陸政權,並穩固統治,國際影響力日增,加上兩岸之間,土地與人口的懸殊,在此客觀情勢及國際現實環境下,中共對台灣採取零和遊戲,要求國際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不得二個中國及一中一台,在中共及台灣二者只能選擇其一,容不下其他國家雙重承認兩岸的外交關係。

外交才子錢復多年前所講的名言,中華民國經營兩岸關係應重於外交,於今中國大陸國家實力大增,更是如此,中華民國的邦交國能否維持,決定權並非在台灣,而是中共願否付出代價爭取。美國國會通過的台北法案,支持台灣穩住邦交國,還是無法避免台灣邦交國的喪失,只是增加台灣原有的邦交國,轉向中共建交的多一層考量及算計而已,目前邦交國大都待價而沽,游走於兩岸之間,看那邊的銀兩或利益給得較多,再作決擇。任何國家的交往,利益擺在先,道義相較之,顯得微不足道,如去年12月10日尼加拉瓜與中共建交,對台灣的大使館人員,毫無留情的宣布斷交及限期同月23日離境,中華民國大使館的館舍及財產隨即沒收,台灣以前的多次經濟援助,完全不顧,馬上翻臉不認人,如此國際現實,情何以堪。

台灣要與中共比實力或金錢,打外交戰嗎?能支撐到何時?前總統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兩岸關係風平浪靜,邦交國不用太費心,也穩固不墜,老共不招手,邦交國無可奈何,不能向台灣漫天喊價,無法再循以前的模式,先要錢,到手後,再轉與中共建交。一個歐洲小國立陶宛,蔡政府又要走一個中國邊緣,想再來個外交突破,不過,也只是設立個以台灣的名稱辦事處,並非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結果因兩岸關係緊繃,老共當然極力反對及報復立陶宛,以防止他國比照處理,造成骨牌效應,台灣只有在資金上對立陶宛繼續加碼,高達12億美元,又買單了立陶宛的萊姆酒,立陶宛如果是台灣的真心友人,理應情義相挺,又何需台灣的經濟援助?最後還是繞回原點,脫不了金錢外交的戲路。

台灣的外交,在於國家安全及全民的利益,兩岸關係已不好,蔡政府應力圖修補,營造兩岸互信,台灣有適度的外交空間,才是正途。立陶宛又不是美國,可單獨扛住中共的壓力,中華民國在美國的辦事處名稱為台北,美國都還未改名為台灣,就支持立陶宛直接以台灣名稱設立辦事處,承擔後果的還是立陶宛及台灣,老美的抗中手法,很多是以鄰為壑的,台灣還有多少資源可供外交上無謂的揮霍,務虛式的外交,常常是進一步,而造出退二或三步,如只用來大內宣,並將台灣的外交失利,歸責於中共,政治利益凌駕真正的國家利益,受害還是全體台灣人民。

*作者為自由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