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玄觀點:疫情過後,更應關注家暴被害人的增能復原與性別正義

2021-11-25 06:30

? 人氣

對身處暴力環境的女性而言,所期待的疫情復甦方案,不僅是發放五倍券而已,政府必須進一步盤整疫情性別影響評估,並融入災難性別觀點進行相關性別平等政策的調整與資源分配,以落實性別正義。(示意圖,顏麟宇攝)

對身處暴力環境的女性而言,所期待的疫情復甦方案,不僅是發放五倍券而已,政府必須進一步盤整疫情性別影響評估,並融入災難性別觀點進行相關性別平等政策的調整與資源分配,以落實性別正義。(示意圖,顏麟宇攝)

新冠肺炎2020年襲捲全球,臺灣無法置身事外。尤其2021年5月疫情再次來勢洶洶,隨著確診數升高,即將襲捲而至的是對經濟、民生的重大損害與衝擊。其後的三級警戒期間,實施多項社會隔離、居家上班、停課、長照社區關懷據點暫停運作等措施,也讓家庭關係衝突的家庭暴力問題再次浮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聯合國婦女署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疫情期間家庭暴力增加之原因可能為被害人與加害人相處時間變長,且女性承擔家務及照顧之壓力增加,加上家庭收入受到影響發生衝突的機率提高。另對於遭受家暴但無力求助者來說,不僅受暴難以被發現,向社會求援的管道更可能被阻隔,無形中拉大社會安全網的空隙,衝擊既有家暴被害人保護體系。

2020年家暴事件將近18萬件,較2019年增加11%,創下2005年來新高,其中仍以親密關係暴力案件6萬7千多件最多。惟增幅最多的是老人保護案件25%,其次兒少保護案件增幅20%。以5月15日三級警戒至6月30日的通報案件發現親密關係暴力及兒少保護案件卻減少,可能與政府擴大警戒導致被害人擔心染疫不敢到醫院驗傷或學校停課致無法通報有關,疫情通報黑數不能忽視。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家暴案數量激增。(Fort George G. Meade Public Affairs Office@flickr/CC BY2.0)
疫情期間家庭暴力增加之原因可能為被害人與加害人相處時間變長,且女性承擔家務及照顧之壓力增加,加上家庭收入受到影響發生衝突的機率提高。(示意圖,Fort George G. Meade Public Affairs Office@flickr/CC BY2.0)

在這波疫情下,國外因應家庭暴力的防治,有許多創新性的作為值得臺灣參考。例如:

瑞士聯邦政府的性平辦成立任務小組試圖解決疫情期間的家暴問題。

英國最大的家暴防治組織「Refuge」,針對可能遭受家暴的風險族群,釋出相關的指南提供參照。英國地方警察也呼籲:郵務、物流人員可多留一份心,在送貨送信時,順便從旁觀察是否有異狀。

捷克共和國改編了 Bright Sky 應用程式並培訓了送貨人員如何識別家庭暴力的跡象並做出反應。

西班牙,也從民間發起「秘密暗號行動」,強調躲避暴力應該是離家出外的一個正當理由。呼籲家暴受害者若有機會前往藥局等地方購買物資時,可以向外界發出「口罩-19」(Mask 19,應是對應COVID-19)的暗示向外界求援。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和阿根廷也都採納了這種做法。

法國政府則另行安置家暴受害者,並為其支付額外的住宿費用。

義大利原家暴求助熱線來電數下降,卻收到更多求助的簡訊或電子郵件,顯示隔離期間家暴受害者行動受到更嚴密監視,傳統求助管道已無法發揮完整效果。葡萄牙政府推出簡訊及電子郵件服務,讓無法使用電話的受害者也能夠通報。

哥斯大黎加政府在關閉學校的同時,托育中心仍繼續提供弱勢家庭相關服務,以確保這些家庭能夠繼續保有收入,也確保兒童不會挨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