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當「元宇宙」第一次出現在科幻小說裡,那是什麼樣子?

2021-11-15 06:20

? 人氣

已故的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羅伯特・諾齊克(Robert Nozick),曾經在他的代表著作《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中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假設有一台機器能夠透過刺激你的大腦,給你任何你想要的經驗,在機器裡面,你會以為自己的經歷都是真實發生的。如果擔心會膩,也能定期更改在機器裡的經驗歷程。」諾齊克的問題是,如果以上皆真,你是否會進入這台機器,選擇在機器中度過餘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電影《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劇照(圖/CUP*提供)
電影《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劇照。(圖/CUP*提供)

「元宇宙」當然只是一個虛擬實境,距離真假難辨的架空世界還有一段很大距離(比方說駭客任務裡的「母體」)。但在祖克柏與科技巨頭們的宣傳之下,「元宇宙」就是一個工作、娛樂、社交都能完全在上頭進行的網路空間,大概除了吃飯、排泄、睡覺不能在裡面解決,連虛擬的性愛體驗恐怕都比現在的A片還要爽上好幾倍,確實相當於哲學家所設想的「快樂機器」。用來逃避現實、甚或因為成癮或過於美好而無法面對現實,都是「元宇宙」從這個網路時代所延續的未解難題;幾歲的青少年可以接觸「元宇宙」(習大大是不是又要祭出限玩令?),是否要補助窮人進入「元宇宙」(想想史蒂文森提出的數位落差與歧視),則是「元宇宙」也無法迴避的大哉問。

當然,距離《Snow Crash》出版將近30年的現在,包括雲端計算、5G無限網路、半導體的製程與迭代、顯示器的解析度與更新頻率,這個世界的現況或許比小說裡頭還要進步。不過在喜迎「元宇宙」(或者說選擇紅色或藍色藥丸)之前,除了這個「元宇宙」究竟有沒有實現可能性(姑且不論讓所有人「連工作都在裡頭完成」的設定是否太過一廂情願,看過3D電影、玩過頭戴顯示器的人應該都有頭暈的經驗,這種設備真能用來完成一天至少8小時的工作嗎?),不妨回顧史蒂文森筆下的「元宇宙」實況、還有臉書上個月遭到媒體與吹哨者所揭露的各種弊端(真要讓這樣的商業巨頭擔任這個虛擬世界的標準制定者?),祖克柏打算傾全公司之力打造的「元宇宙」,真的有他所說的那麼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