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規李不隨!學者揭李登輝對中密使操作 連終止動員戡亂都先告知江澤民

2021-08-29 08:10

? 人氣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福鐘(右)、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左)28日出席「李登輝與臺灣民主化」學術討論會。(顏麟宇攝)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福鐘(右)、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左)28日出席「李登輝與臺灣民主化」學術討論會。(顏麟宇攝)

為紀念前總統李登輝逝世滿一周年,國史館於28、29日舉行「李登輝與台灣民主化」學術討論會。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福鐘28日上午發表「李登輝對中國政策的展開(1988-1993)」學術報告,該文指出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創造對中政策「談談打打、檯面上步步為營、檯面下密使穿梭」高難度操作形態,令人目不暇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福鐘指出,李登輝從前總統蔣經國留下的「三不政策」中破繭而出,開創對中國政策的政府機制,並嘗試派出密使等各種操作手法,供繼任者學習。而「談談打打、檯面上步步為營、檯面下密使穿梭」的操作,至少在兩岸於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時,已趨成熟、定型,是台灣前所未見的中國政策,並成為往後20餘年間,3位繼任總統與中國互動的參考範本。

關於對派密使赴中國,李福鐘表示,1990年12月以開班講授儒釋道三家學問聞名的南懷瑾,傳來北京希望接觸的消息,當時與中國對台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斯德見面的,便是受到李登輝相當信任的時任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蘇志誠,雙方交換一些各自關心的議題資訊。

李福鐘進一步指出,類似的秘密對話在1990年年底至1992年6月期間,總共進行8次,每一次都透過南懷瑾牽線。但後來在1992年6月,在蘇志誠和中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於香港會面後,台北與北京間的密使管道顯然已經運作成熟,因此南懷瑾不再擔任雙方的中間人。到1992年8月,中共中央紀檢委員許鳴真以探親名義來台,親自面見李登輝,此後雙方秘密管道改採直接電話連絡方式。

李福鐘認為,當時台灣與中國最高領導階層的秘密對話管道,為李登輝的中國政策提供極為篤定的決策依據,包含成立國統會、陸委會與海基會、終止動員戡亂、新加坡辜汪會談等重大決策,皆事先透過秘密管道讓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知悉,才正式浮出檯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