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AI人型機器人」可能2022年問世!馬斯克稱不怕它造反,人類能輕鬆壓制

2021-08-22 13:40
特斯拉可能會在2022年推出人形「特斯拉機器人」原型機。(取自Tesla YouTube頻道)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19日宣布可能將在2022年推出人形「特斯拉機器人」原型機,將用來填補勞動力缺口,執行危險、重複或太無聊而人們不願意從事的工作,例如執行用扳手將螺栓安裝到汽車上,或到商店採買生活用品等任務。

馬斯克(Elon Musk)在矽谷帕羅奧圖(Palo Alto)的特斯拉(Tesla)「人工智慧日」(AI Day)活動發表這項重大計畫,他表示,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電動汽車公司,將利用電動車技術開發出AI人型機器人,讓人類可以透過語音交流把日常任務交付給它。

他說,特斯拉機器人(Tesla Bot)身高大約5呎8吋(約173公分)、重達56公斤,可提起68公斤重物,最快移動速度每小時8公里,他並打趣說,AI機器人足夠「友善」,萬一造反了,人類還是能夠壓制他。

機器人頭部安裝用於導航的攝影機,透過「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驅動,它的面部將有一塊螢幕,用於展示與提供訊息,手部可以執行宛如人類手部程度的動作。

他預測這款機器人可能透過補足勞動力缺失而「對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很重要的一點是,這項新產品「不會超級昂貴」;從長遠來看,機器人和AI技術發展可能加速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普及,或者為人們提供無條件收入補貼。意即機器人將使人類的部分工作機會流失。

不過馬斯克並未在大會上介紹人型機器人的實際製造進展,《衛報》(The Guardian)指出,科技大廠通常會在技術發布會展示原型模型,但馬斯克卻在AI大會上邀請穿著緊身連衣褲的藝術家打扮成特斯拉機器人,讓他隨著電子舞曲大跳霹靂舞。

曾聲稱AI技術是人類文明最大風險

馬斯克過去一直是認定AI危險的代表人物,他曾說AI是人類文明面臨的最大風險,2017年他甚至表示安全使用AI的「成功機率只有5%到10%」。去年,他接受《紐約時報》(NYT)採訪談到英國AI公司DeepMind時說:「他們正在構建的機器本質是能夠在所有遊戲中碾壓大家的AI,我的意思是,這基本上是《戰爭遊戲》(War Games)中的情節。」

但是馬斯克現在卻打算推出一款AI人形機器人,這似乎與他過去的擔憂相矛盾。馬斯克說,這是因為他認為與其將開發留給「不那麼負責任」的其他公司,不如相信特斯拉可以引領建立符合道德的AI和機器人技術。

馬斯克2015年共同創辦的「OpenAI」是一個非營利的AI研究組織,目的為促進發展友好的人工智慧,使人類整體受益。新聞網站「AI News」指出,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像製造了核武器,並以某種方式說服所有人限制使用,這種論點屆時肯定會引起正反雙方相當激烈的辯論。 (相關報導: 西方政府缺乏計畫、國際組織不伸援手 曾為外國工作的阿富汗人絕望受困 更多文章

馬斯克。(美聯社)
馬斯克。(美聯社)

自動駕駛系統問題未決

在特斯拉機器人的揭幕儀式上,馬斯克說這款人型機器人本質上是該公司電動車的「機器人版本」,設計宗旨是「為人類打造的世界導航」,並替人類執行危險、重複或無聊的任務,「我們的汽車基本上是帶輪子的半智慧機器人,把它變成人形是有意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騰訊半年摔掉7個鴻海市值,中國告別網路盛世? 習一句 「製造業不能丟」,台灣無法置身事外
走私貓被安樂死引議 陳吉仲曝來源不明動物有致人類「死亡率100%」風險
荳蔻年華一夕變色的阿富汗女大生:能否繼續學業成了未知數,從事外交工作的夢更遙不可及
陸軍上尉酒後失序送辦 警方調查驚覺:其父是「陸軍副司令賀政」
安全帽裝「行車紀錄器」就違法!公文曝最新規定 他怒:太離譜
醫生問號臉,親友不相信 「新冠長期症狀」讓患者有苦難言!
《斯卡羅》劇情虛實掀議!涼山部落頭目憂:恐混淆孩子對史實認知
西方政府缺乏計畫、國際組織不伸援手 曾為外國工作的阿富汗人絕望受困
氣候變遷在即,工廠、企業排碳要收費?專家一篇文帶你了解「碳定價」最新趨勢
日本是否助美協防台灣?專家:一旦台海有事,中國威脅沖繩,東京無法袖手旁觀
為何愛喝紅酒的人也絕對喜歡肉桂?背後科學原理大揭密!
曝謝志偉想蹭BNT疫苗被打槍 郭正亮嗆2種人最雙標:沒資格叫人打高端
為何身邊沒有人懂我?心理師親授「這方法」提升魅力,內向者也能成為人氣王
盧秀燕支持度完勝民進黨可能對手 吳子嘉點名3人低迷民調:被中央拖累
高端疫苗開打》專家解讀「免疫橋接」:有如「以同等學歷取代正式學位」,想拿到「疫苗護照」會有大問題
「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 蘇起:美國可能很愛你,但最後只會說SORRY
買彩券要下注多少金額,才能連本帶利賺回來?巴菲特教你算出贏錢機率,投資、賭博都適用
要美軍協防得先釋出誠意?翁履中曝美要求台灣做到3件事
2021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10家台中最強口袋名單!五星台菜、手工釀製控肉飯…銅板價就能摘星
鬼月買房是殺價的好時機?內行人曝真心話,遇到這款賣家大膽議價成功機率高
許劍虹觀點:台灣版的《長津湖》—《斯卡羅》
廖彥博觀點:白崇禧並未讓開長江防線—答覆金鐘先生
海中雄觀點:帕勒塔王之名與死
張讚國觀點:「論文門」—蔡英文的學位争議
航運領跌、電子趨勢凌亂,後勢台股該如何佈局? 製造業循環、傳產及電子兩大面向切入分析
俞劍鴻觀點:華裔和學術─談談王賡武、余英時和熊玠
葉日武觀點:東奧的另類省思─奧運獎牌背後的三種代價
謝錦芳專欄:看好氫能前景 德國尋求與台灣合作
觀點投書:民進黨的美中台童話故事 正把台灣引向絕境
觀點投書:別再用去脈絡化的歷史唬爛台灣人!
許詠翔觀點:五倍券變消費券醜一,蔡政府為何還ㄍㄧㄥ著不發現金
154隻走私貓安樂死 農委會曝原因
觀點投書:白崇禧──卸下兵權猶能相忘於江湖的真漢子
觀點投書: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可能性不低?
觀點投書:忙防疫還是忙造神?柯文哲不要以為台北市民好騙!
觀點投書:希望925後,我能心安理得地成為一位國民黨人
觀點投書:罐頭工廠?無地終儲?你被「反核文創產業國家隊」給唬爛了嗎?
特稿|個人信息保護法來了 互聯網大廠迎挑戰
高爾夫球場驚傳人車衝入湖中 打撈1個半小時救起仍回天乏術
中國政府入股字節跳動 美國會議員呼籲拜登再禁抖音TikTok
上百隻走私貓安樂死 貓奴灌爆蔡英文臉書:愛護動物都是假象?
中國在西藏舉行「和平解放」70周年大會 巨型習近平畫像高高掛
154隻走私貓全數安樂死 羅智強嘆:竟用這方式紀念國際流浪動物日
羅秉成稱振興發現金有印鈔成本 郭正亮舉例打臉:無知到令人受不了
曾與斯卡羅頭目簽訂「南岬之盟」的李仙得:促成明治政府首次對外用兵、征討台灣原住民的也是他
北京將率先承認神學士?專家:中國會透過援助計畫,擴展政治軍事影響力
第32屆金曲獎沒有「最佳國語獎」 原民基金會揭背後原因
外長吳釗燮:中國想仿效神學士,但台灣有決心和能力自衛!
阿富汗陰影下,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出訪亞洲 專家:提醒世人「美國並沒有因為越戰而完蛋」
中國通過全世界最嚴格的個資法!《個人信息保護法》11月1日生效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