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黃金屋:轉型篇】跟風不一定起飛 企業經營自媒體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2021-07-27 07:00

? 人氣

舉例來說,跟轉換率有關的,就是人,是業務團隊,問題可能出在銷售流程,員工缺乏銷售方法,或者話術太粗糙,比起一股腦地介紹儀器、專利,不妨先學著用客戶聽得懂的語言溝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問:意思是擴大銷售前,應該先調整好體質?

答:對,所以還有第二階段,也就是調整薪資結構。很多傳統產業的老闆習慣只給固定薪,而且偏高,認為這樣才可以留住人才,但這也容易養出公務員心態的員工。我的建議是,讓他們的底薪低一點,換成容易領到的獎金。

這部分必須經過設計,比方說,一個員工原本領固定薪資4萬元,每月平均業績是100萬,經過調整,可能變成員工底薪3萬6,如果達到平常的水準100萬業績,員工就可以領到獎金5千元,比原本還多一點點。

員工有分三種,不良、普通、優秀,我都會建議,調整薪資後,只有不良的人會感到不舒服,因為只有他會感覺自己薪水變低;普通的人和以前做一模一樣的事情就可以領到原本的薪水,只是以前領固定薪水,現在是底薪加獎金,結構不太一樣而已;也因為不良的人薪水減少,薪資就會移到優秀的人身上,因為優秀的人很容易業績或行為分數超標,領到額外的收入。

這樣一來,雖然不良的人會不開心,但公司的核心是那些優秀人才,優秀的人得到甜頭,普通的人沒有影響,那公司至少就有三分之二的人不會反對;不良的人有意見,那剛好就可以趁這個機會汰換,增強體質。

問: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一家to C的公司經過體質調整,打算開始發展自媒體,第一步又該如何踏出?

答:要先挑對平台。以社群來說,我會分成FB、IG、抖音三大類,在年齡層上有明顯差異。如果客群在30歲以上,我會以FB為主,因為它的使用者年齡符合這個區間,IG適合20幾歲的客群,抖音年紀更低;換句話說,如果客群是年紀稍長的企業跑去做IG、抖音,那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資源,因為就算撈得到人,也不會是準客戶,他們再喜歡你也不會購買你的商品。

很多老闆都不願意界定自己客群的年齡層,常常會說出「20歲到90歲的人都可以購買我們商品」這種話,好像自己少說了什麼年齡帶就真的損失什麼一樣,問題是,客戶年齡層的分布比重一定不同嘛,要先抓出「年齡層」這個參數,之後才能把手上資源集中在最有效率的平台。

如果是Youtube、Podcast這類影音平台的自媒體,會比較適合知識型、需要教育消費者的產業。很多產品賣不好,並不是因為它貴,或者品質有問題,而是消費者不明白自己為什麼需要這樣產品,這時候就需要教育消費者,如果寫文章,字一多,看得人就少,短影片、圖片就不一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徐珍翔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