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簽約,政府為何對外商讓步!」允能風場釋股案,引來圖利質疑

2021-06-15 06:50

? 人氣

允能由台灣本土廠商打造的風機水下基礎轉接段,暫置於高雄港內。(圖/財訊提供)

允能由台灣本土廠商打造的風機水下基礎轉接段,暫置於高雄港內。(圖/財訊提供)

《財訊》報導指出,政府全力推動綠色能源,多家外商都來台灣開發離岸風電。為避免台灣變成外商套利的對象,經濟部要求風場發起人釋股不得超過50%。但雲林允能風場原始發起人和最大股東的德國達德能源(wpd)公司,6月1日卻宣布將引進其他投資人,並已得到經濟部的同意,引來外界質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達德在新聞稿中指出,允能風場的風機相關設備已經製造完成,但是受到全球疫情衝擊,導致專案期程嚴重延遲,成本暴增34%,出現重大資金缺口,因此向經濟部申請引進新股東並調整股權。達德為確保專案順利完工,將引進全球第4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法國道達爾集團(Total)的資金。

為保專案完工 強調未牟利

《財訊》報導指出,調整之前的持股比率是:達德48%、日本双日27%(包括中國電力、中電工、四國電力、JXTG新日本石油能源等)、泰國電力集團EGCO 25%。調整後,達德持股25%,道達爾23%,其餘不變。達德指出,已為本案注資約新台幣125億元,出資義務額已實際完成,也強調未從這次交易案中獲利。

經濟部則回應,有條件同意這次申請案的原因是,允能公司因疫情造成整體專案工程延宕,衍生非預期的支出,而且母公司受財務能力限制,無法挹注財務缺口,致使允能公司有破產之虞,導致專案工程中止;而且允能風場已進入海上施工階段,安裝完成3座風機和5座水下基礎。綜合考量下,有條件地同意允能公司的申請案,希望第1、2期能在今年和明年完工併聯。

業界人士指出,開發商都會有資金周轉的需求。《財訊》分析,相較於大型財團或基金,開發商的資本沒那麼雄厚,又在多國投資多個專案,每一案都有資金需求,如何靈活周轉是一大考驗,於是只好思考怎麼做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假設會導致違約,也要挑違約金較少的案子。

政府讓步 學者質疑開巧門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高銘志則認為,政府自己提出發起人股權不得低於5成的規定,和業者簽了這個內容的行政契約,就應該照規定執行,而不是退讓,給人有圖利廠商的想像。因為一開始給開發商這個權利,就是相信這家企業有財務和技術能力,外國就有一些特許權的開發案,廠商也因為做不到而破產,再看後續如何處理,例如由誰接手、容量是否釋出給其他業者等。

開了這樣的先例之後,業界人士擔心將來還會有其他開發商也跟進,畢竟現在的疫情可以是很好的理由;雖然它的確造成影響,也墊高了一些成本,例如工作船和船員都不易調度。但業界人士認為,疫情去年就開始肆虐,工作船的班期也早已排定,開發商要交給銀行團或保險業者的報告中,理論上應該已經計入這些風險,絕不是突發狀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