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全球通貨膨脹潮會下半年衝動臺灣?

2021-05-12 05:50

? 人氣

全面性改觀世界經濟新格局

這些因素,理所當然會積極造成全球性礦產類大宗商品的嚴重短缺與發貨困難,則大宗商品價格不暴漲而上,也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個變數是,金融貨幣現象所引申之象徵經濟效應(symbol economy effect),以最近不滿五年時間,川普及繼任的拜登政府,都為促進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所迭迭採取超級大量寬印鈔救市貨幣政策與超額大撒幣紓救國民與企業之赤字財政政策,以至於環境大改善基礎設施投資、美元大貶值帶來的投資資金流入等,無一不是一舉大扭轉了過去10年「低通貨膨脹時代」的過山車轉捩點,而讓整體大勢轉化為「新一波通貨膨脹大湧動時代」來臨的可能性。事實上,這也就是,2010年第一季以來,幾乎整個世界投資人與民間常民經濟社會都一致預判認定,世界性大通貨膨脹潮湧必然具體成形,且會全面性改觀世界經濟新格局的理由。

臺灣必要的豫為籌謀

中長期來看,全球資源需求正在從化石燃料轉向可以導電的銅、鐵礦石等礦物資源及民生食料農產品,處於這樣趨勢,部分大宗商品長期都極可能漲價;然則,這類大宗商品的行情上漲,會否演變成為類似過去之廣泛且長期持續上漲趨勢,仍是未知數。

不過,從歷史發展驗證,長期性的大宗商品價格走高態勢,勢必招致國民經濟所得,從高進口資源依賴的已開發國家及類似臺灣這樣的中進新興市場經濟體,朝向資源出產國的大幅度轉移;這一慣性的國民經濟福祉之國際移轉,對於屬於資源進口國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臺灣而言,其能對於經濟發展成長及景氣復甦展望,當然都會是很明顯的負向影響因子。

處此態勢下,為了防制產業供應鏈的斷鏈危機衝擊,乃至於超額通貨膨脹潮的無端湧進,也為了能夠穩健經濟成長、維繫國家生產力及增益全球競爭力,臺灣似乎也應該要進行有限範疇的必須戰略性儲備格局設計,以豫為籌謀。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