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是最好的隱身衣:《百年文學潛行者楊絳》選摘(3)

2017-12-04 05:10

? 人氣

身為人道主義者的楊絳,即使是在自身難保的艱難處境下,也時刻不忘體恤他人、關心他人,只要力所能及,她總是會給予身邊人無私的幫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初到河南息縣的幹校,她和同伴們分到了一間六面泥房,最靠裡的一角陰暗潮濕,同來的人說:「誰住這裡,一定得病。」讓楊絳挑的時候,她就挑了那個暗角。年輕的同伴都不敢置信,楊絳則說:「我已六十歲,來日無多了,有病也無妨。你們正年輕呢。」

那時候外文所裡的晚輩工資不高,每月56塊錢。逢年過節或是家有急難,楊絳就給他們一些資助。一次,所裡的朱虹和柳鳴九要送孩子回老家,因為沒錢而犯愁,楊絳知道了,立刻送了三百塊錢過去。每到春節、五一、十一,三個大節日,楊絳就要給好幾家送錢。

她在幹校的時候,口袋裡總是裝滿錢鍾書送給她的奶糖,見了同來下放的同事們,就一人發4塊或者6塊,為此還挨了連長不點名的批評,說她是人道主義者,這人塞幾塊(糖),那人塞幾塊。在物質貧乏的年代裡,那幾塊糖雖然微不足道,但也一定給人帶去過值得回味的甘甜吧。

同事中有個年輕人叫鄭士生,不堪折磨,想到了自殺,可想著還欠楊絳75元錢,便把自己50元的存摺和25元錢塞進楊絳辦公桌的抽屜裡,準備離開人世。楊絳發現後,趕緊把存摺和現金送還給他,還附有一張字條:「來日方長,要保重身體;要耐心,冷靜,堅強。這個錢我不需要,你給自己買點生活必需品吧。」正是這張字條,給了鄭士生勇氣,他終於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後來還成了著名的莎士比亞研究專家。

對於曾經批鬥過自己的年輕人,楊絳也不計前嫌。有個「整」過她的年輕人家裡困難,全家都陷入了絕境,是楊絳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他渡過了難關。有人批評她是「糊塗好心人」,她卻只是淡然一笑,並不解釋。

即使在最不堪回首的歲月裡,楊絳身上也始終充盈著一股向上之氣。數十年以後,當她步入一百歲的時候,記者問她:「您身上的向上之氣來自哪裡?」她回答說:「我的向上之氣來自信仰,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總之,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說的,有念想。」

她在回顧這段歲月時說:「文化大革命中,支撐我驅散恐懼,度過憂患痛苦的,仍是對文化的信仰,它使我得以面對焚書坑儒悲劇的不時發生,忍受抄家、批鬥、羞辱、剃陰陽頭……種種對精神和身體的折磨。我絕對不相信,我們傳承幾千年的寶貴文化會被暴力全部摧毀於一旦,我們這個曾創造如此燦爛文化的優秀民族,會泯滅人性,就此沉淪。」

十年動亂中,楊絳失去了多位親人,包括她最疼愛的小妹妹楊必,還有女婿王德一等人,可她卻始終堅信人性不會泯滅,烏雲也不可能永遠佔領天空。她把那動盪不安的歲月比喻成大片烏雲,並把同遭劫難的人們之間滋生的一點同情和友愛,比喻為烏雲的金邊。回顧往事,她說:「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

對於很多受過她幫助,讀過她文章的人來說,溫柔如熙的她,又何嘗不是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正是有這道金邊的存在,我們才在這喧囂世界擁有了一點溫潤的慰藉,才會在歷盡苦難之後,仍然對生活充滿信心。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潛行於百年時光中的文學家楊絳》封面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潛行於百年時光中的文學家楊絳》書封。(時報出版)


*作者為「ONE‧一個」網站、「豆瓣網」人氣作者,本文選自作者新作《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潛行於百年時光中的文學家楊絳》(時報出版)。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