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庭專文:如何評價台灣時期的蔣經國?

2021-03-14 07:20

? 人氣

圍繞著蔣經國的爭議總是不斷地發生,他可以同時被視為1名「共產黨員」(communist)、「親共人物」(pro-communist)或者「狂熱反共者」(fanatically anti-communist);他在組織策略上可以採納蘇聯共產黨極具效率的手腕,而不必然被劃歸為「親蘇份子」;他可以利用完全不符合「民主」概念的手段來處理內政事務,而不必然被貼上「反民主」標籤。他可能而且可以同時展現「親蘇」與「反蘇」,或者「親美」與「反美」。他深知中華民國在軍事、經濟與外交上倚賴美國援助甚深,然而他又和父親蔣介石一樣,對於美國不願真心支持反攻大陸而感到不快。他內心深處對美國有諸多怨言,但同時卻能夠和許多美政府要員,維持真誠友誼。

因為務實,所以往往呈現出多重樣貌;因為走實用主義,所以可以暫時擱置意識型態的堅持,調整內外政策與步伐。這讓台灣時期的蔣經國同時經歷著表面上看似相互矛盾的不同業務;他可以同時處理台灣與美國、亞洲各鄰邦乃至敵對陣營蘇聯之間相關事務,在主導對抗中共的敵後工作之餘,也可以涉及兩岸之間似有若無的秘密接觸。依照此種邏輯,國民黨在台灣的威權治理格局,到了蔣經國當家、風起雲湧的70年代,本土化政治工程、民主化運動、各項重大經濟建設,乃至80年代兩岸關係的融冰,皆成為他口袋裡的可能選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吾人必須理解,遷台初期蔣經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今日實大不相同;直到90年代全球冷戰結束之前,民主、自由與人權等觀念在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角落,仍未形成普世價值。當美、蘇兩大超級強權相互對峙之時,雙方各自陣營裡在意識型態與外交路線上所反映出來的「政治正確」,往往更勝於盟邦內部究竟是否推行民主或者在乎人權;1957年初,美國駐台北大使館掌握1份情報,顯示過去1年來約有130名政治犯遭國府當局處決,另有795名遭監禁,美方內部評估後竟認為「在當時情況下,此一數字屬於正常」(the figures are “normal” for the situation)。  這或許可以解釋,當蔣經國以台灣安全為最優先考量來處理白色恐怖政治案件時,同時又無從參照今日普世價值的條件情況下,他發自內心真正認為自己是在做1件正確的事。當吾人回顧與評價過往歷史時,如何避免以今日之價值觀,想當然耳般地投射到半個多世紀之前的時空情境,確實值得進一步深思。

1949年後台灣在美國協防的保護傘下,成為亞太地區對抗共產黨的前哨站,這使得蔣介石得以利用威權手段穩定對台治理,執政地位鮮少因內外挑戰而被撼動,也讓日後接班的蔣經國處於一個相對有利的環境。儘管如此,當冷戰走向盡頭,而民主與法治逐漸成為核心價值時,已步入晚年的蔣經國能夠認清大勢,明知國民黨可能丟失執政權的情況下,依然決定開放黨禁,著手終結威權統治與強人政治,並開啟民主化進程,著實需要一番智慧與勇氣。國府失去美國外交與軍事協防承諾之後,雖然在《台灣關係法》架構下繼續得到來自華府有限度支持,但若無台灣自身經濟的耀眼發展與啟動政治革新,讓這塊土地的存在、成長與茁壯,在地球公民村的發展脈絡下依然有其價值,或許台灣早已被當時國際社會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那股懷有高度期待憧憬的巨大洪流所淹沒。直至今日,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得以屹立不搖,蔣經國的功勞無可抹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