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亂七八糟的《投名狀》與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真相

2021-02-07 07:10

? 人氣

對照譚嗣同的記述,他並沒有否定太平軍也會殺人。因為他也有說洪、楊軍所至亦「頗縱殺」,只是太平軍對於已佔據的城邑,「未嘗盡戮」──即沒有大規模的屠城。但是這些被迫成為太平軍的城市在好不容易盼到湘軍收復之後,卻又被這些官軍無情的屠殺一次,更慘的是屠殺之後,還有劫掠──「良莠皆膏之於鋒刃」,並「乘勢淫擄焚掠,無所不至」、「卷東南數省之精髓」,悉入湘軍的私囊。也就是──太平軍不是沒有殺人擄掠,但更大的災難則是來自湘軍。(註十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統計,當時被殺者超過20萬人之多,比起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也好不了多少,這些也說明當時湘軍軍紀之紊亂與殘暴!

當然太平軍對清軍的殺戮也不相上下,例如1854年1月15日,太平軍攻克安徽廬州時,不但立即處決了尚留在城中的官紳、投降的清軍官兵。也因為城內百姓曾經力抗太平軍攻城,為了報復因此大開殺戒,根據紀錄顯示──剛剛攻入時,當地居民人等自盡者十分之三四,一直至次日中午,太平軍才「封刀」──停止胡亂殺戮。到1月17日,全城秩序才逐漸恢復,但真正恢復卻必須等到豫王胡以晃(1812~1856)進城安民之後才真正獲得和平,胡以晃一入城就開始徵招當地百姓──當兵或從事雜務。能識字、讀書者比較能得到太平軍的優待,謂之「做先生」──充當文書、書手。對不願入伍者,胡以晃也貼出安民告示:「工農工商各有生業,願拜降就拜降,願回家就回家。」。

亂世當中──人命真如草芥,百姓何辜,可悲、可歎!滿清會亡不是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而是從太平之亂就已經注定了。

附註:

(1)釐金,是從清朝太平天國之亂開始,至西元1931年廢止的一種地方商業稅,因初定稅率為一釐,「百分之一」為一釐,故名釐金。又稱釐捐、釐金稅。

「釐金」的施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853(清咸豐三年)年3月,當時整個長江三角洲(即「蘇州府」和「常州府」)地區除上海外,均遭太平軍佔領。上海雖是《中英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簽訂後的「江海關」所在,但在貨品輸出入均被斷絕的情況下,僅剩的微薄關稅並不足以支應清軍所需,刑部侍郎雷以諴(1794~1884,累官太常寺卿)因此採納幕客錢江的建議,在蘇北清軍駐紮地--江北大營所在之揚州仙女廟(今江蘇仙女鎮)、邵伯、宜陵等地開始對過境商民所銷售的貨物推行所謂的「捐釐助餉」,而這就是「釐金」的開端。而在設立之初,「釐金」分為兩種,即「活釐」與「板釐」。「活釐」也叫「行釐」,「板釐」也稱為「坐釐」。「活釐」為通過稅,是從「行商(俗稱的販夫走卒)」上抽取,「板釐」為貿易稅,是由「坐商(坐賈,即在固定的地點設立商店,以經營商業的人)」上抽取。但隨著各地「釐卡(為徵收釐金所設的專門機構、關卡)」的設立與推行,「釐金」徵收的範圍與稅率不斷的擴大,最糟糕的是各地政府並未統一收費,因此使得許多貨物從產地要運到消費市場之前被各地政府不斷的重複課稅,貨物的銷售成本不斷的被墊高,售價愈高則消費的意願自然降低,「釐金」也因此成為阻礙商品流通、妨礙國家經濟發展的一種「惡稅」,估計到中華民國成立後,全國各省負責徵收釐金的釐卡仍高達735處,其中以江蘇的58處最多,山東最少只有10處,其他各省平均約30~40餘處。

1927年(民國16年)7月18日,執政的國民黨在其中央政治會議上通過《裁撤國內通過稅(包含釐金)條例》和《出廠稅條例》,明令自同年9月1日起在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6省施行,以統一的固定稅率代替目前所施行的所有通過稅和進口貨物稅,而工廠生產製造的貨物稅則依照「出廠稅條例」來徵收。由於政局紛擾,一直到隔年(1928年/民國十七年)6月第二次北伐成功,國民政府完全統一了華北與華中地區之後,財政部長宋子文再次對外宣示,最遲到當年底(1928年/民國十七年底)一定會完全消除釐金。國民政府為貫徹裁釐的決心,還特設「裁釐委員會」並制定了《裁撤國內通過稅施行大綱》,但是後來因為黨內紛爭不斷,還是無法正式推出施行。到了1930年(民國十九年)中原大戰結束之後,蔣介石取得政治與軍事的絕對權力之後,才在1931年(民國二十年)起廢除釐金,6月取消由釐金變名衍生的各種雜捐苛稅,施行單一稅率制度,長達78年歷史的苛稅--「釐金」正式走入歷史。

參見--

(Ⅰ)中文《維基百科》之【釐金】。

(Ⅱ)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民國25年版),p120~123。

(2)參見--凌林煌:《曾國藩幕府餉事館務及其軍需收支之分析(上)》(作者為--遠東技術學院(遠東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遠東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二期/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出版)。

(3)「實際上,湘軍的所作所為,就是曾國藩的『策略』。在當時,太平天國雖然自身統治根基不穩,而且進佔南京過快,引發了內部矛盾。但是,太平軍的戰鬥力遠在湘軍之上,民眾的支持更是湘軍不可比擬。

所以,湘軍只能通過擄掠來保障後勤,加上很多地區是在太平軍和湘軍的拉鋸戰區,很多地方多次失而復得,所以湘軍每到一地,便要屠城、擄掠、焚燒。這樣,等太平軍再佔領的時候,只能得到空城,後勤壓力陡增。

這也不是曾國藩的獨創,滿清絞殺南明的時候,就這樣幹過。對了,日本人的三光政策,本質上也是這種思想。

而且,曾國藩的政策,被史學家范文瀾稱之為「獸性報復」,以立威並「振奮士氣」,屠殺手段極其殘忍。但凡抓獲太平軍俘虜,一律活挖眼珠,再凌遲處死。甚至他曾經親自下令,讓士兵活割太平軍俘虜的肉吞下,作為一種勝利的宣示。

而所謂這些太平軍俘虜,除了士兵外,更多的是太平軍的家眷或者支持太平天國的百姓。」

參見──

(Ⅰ)《洪秀全與曾國藩:誰才是真正的殺人惡魔?》。

(Ⅱ)中文《維基百科》之【湘軍】。

(4)參見--R․.J․史密斯(汝企和譯):《十九世紀中國的常勝軍--外國雇傭兵與清帝國官員(Mercenaries and Mandarins: The Ever-Victorious Army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179。

(5)甕城,又稱月城、曲池,為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是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或城門內側修建一座:半圓形或方形、船形、不規則刀形的護門小城,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鼈」之勢。在建築形制上,甕城可分為--內甕城、外甕城與內外合一的甕城。

參見──

(Ⅰ)中文《維基百科》之【甕城】。

(Ⅱ)朱明娥:《曠世城垣:南京明城牆》(南京出版社),p47~50。

(6)參見--R․.J․史密斯(汝企和譯):《十九世紀中國的常勝軍--外國雇傭兵與清帝國官員(Mercenaries and Mandarins: The Ever-Victorious Army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178。

(7)參見--R․.J․史密斯(汝企和譯):《十九世紀中國的常勝軍--外國雇傭兵與清帝國官員(Mercenaries and Mandarins: The Ever-Victorious Army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177~200。

(8)1862~1873年,即清同治年間──在中國的西北之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暴發了大規模的回族暴亂,當年的回民,對渭南兩岸的漢人進行了瘋狂的種族大屠殺,據估計當時兩岸漢人總數大約7、800萬,在動亂中被殺的竟有500多萬人之多,有的地方預估被殺害的甚至超過千萬人,據《中國人口史》的統計,戰前(1861)咸豐十一年的甘肅人口1,946萬,戰後(1880)光緒六年僅存496萬,人口損失比例為75%,單單1863~1864年,陝甘兩省就有1,100多萬漢人被殺,最後這動亂是由左宗棠率軍平定。

(9)在趙焰所寫的:《晚清有個曾國藩》(廣西師大出版社)中寫──當時幫忙曾國翻納妾的是自己的親兵營統領韓正國,並非黃翼升。最特殊的是,有關曾國藩納妾的原因是──由於曾國藩一直患有癬疾,經常奇癢難耐,尤其是到了晚上,更如酷刑一樣折磨著他。為了解決這個痼疾,曾國藩因此必須有一人替他搔癢,否則無法安然入睡。曾國藩在徵求了歐陽夫人和家人的意見後,由自己的親兵營統領韓正國辦理,娶了當年年僅22歲(有的紀錄為19歲)的陳氏為妾。據說,曾國藩還與陳氏立了一份「協定」,在「協定」中,曾國藩明確表示:陳氏只是為了照料自己的生活,幫自己夜晚撓癢,並不打算與她有什麼「親密接觸」之類;並且,自己死後,陳氏可以改嫁。只是陳氏才嫁給曾國藩一年左右,就因為肺結核(肺癆)過世。

(10)羅爾綱在《太平天國史綱》中引用王先謙(1842~1917)抄錄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史料,輯為《東華錄續編》中的紀錄指出,自康熙以來到道光30年(1850年),中國人口已達4萬14,493,899名口(即414,493,899人),到太平天國平定後的同治4年(1864年),中國人口只剩2萬37,458,500名口(即237,458,500人),這代表有將近1/2的人口因為這場動亂而死亡。

參見--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民國25年版),p128。

另外在《百度百科》之【太平天國之亂】中寫道,整個太平天國之亂(1851~1864),估計最少造成4,693萬~9,511萬人喪生。

參見--中文簡體《百度百科》之【太平天國之亂】。

而國家地理雜誌在《100件改變世界的歷史大事》特刊中,所列【太平天國之亂】的死亡人數為2,000~3,000萬人。

參見--《100件改變世界的歷史大事》(國家地理雜誌》特刊,p66。

(11)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趙烈文】。

(12)維新四君子分別為──陳三立(1853~1937年)、譚嗣同(1865~1898)、徐仁鑄(1863~1900)、陶菊存(即陶葆廉,1862~1938)等四人。

(13)中文簡體《百度知道》之【天京城破死了多少人】。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