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撒幣百億加碼如打水漂,「敢生樂養」難矣哉

2021-02-05 07:30

? 人氣

大幅增加育兒津貼等學前預算最後還是打水漂去,仍難逆轉少子化趨勢。(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大幅增加育兒津貼等學前預算最後還是打水漂去,仍難逆轉少子化趨勢。(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行政院會拍板育兒津貼分階段加碼案,幾年內就要加碼數百億元,目標在少子化的年代,讓年輕人「敢生樂養」;不過,從國內外案例來看,這些錢打水漂的機率遠遠高於發揮效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計劃、這些預算,大致可說是兌現總統蔡英文在競選連任時提出「0到6歲國家養」政策,開出育兒津貼從「2500元翻倍到5000元」的支票。具體內容包括幼兒就讀公私立幼兒園費用的降低、每個月領取育兒津貼金額的提高,例如第一胎的育兒津貼今年8月由現行的2500元調漲到3500、明年8月翻倍到5000,第二胎最後調高為6000元、第三胎調高為7000元。

如果以整體預算觀點看,政府投入學前經確實是「步步高升」:2016年還只有154億,但今年就達557億,在經過兩階段加碼育兒津貼後, 2023年就增為 850億元;如果只看教育部的學前預算數字,則是從2020年的340億元增為2022年的502億元。總之,不論從那個觀點看,加碼幅度都是大手筆。

不過,加碼的目的:讓年輕人「敢生樂養」、逆轉少子化,達到的可能性不高,不必寄望太多了,不必看國際體例,台灣本身就提供一個「典範案例」。

台灣大概是20年多前開始掉入少子化中,每年新生兒人數,從50、60年代每年40萬上下,到90年代前後才掉到每年30幾萬人左右,之後又快速下滑,1998年首次跌破30萬,新生兒人數剩下27萬,2005年再到20.5萬人,從此之後到今日,每年新生兒數就是在20萬上下打轉,去年全年全台新生兒出生人數只有16萬5,249人,創下史上新低。

這20多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從藍到綠再到藍再到綠,政權更替多次、藍綠輪流站台,而且不分顏色都把少子化當一個大問題來處理,所有現在看到的各種生育、育兒、幼兒、公立幼兒園等相關的各種補助、津貼、福利,差不多全部是在這段時間出爐實施,而且,不必懷疑,正如所有福利措施一樣,是「積疊式」的發展,所以越給越多、範圍越來越廣。

成效如何,不必看報告了,每年的新生兒人數就是成果檢驗,結果是:幾近毫無效果。台灣新生兒人數在20萬人上下已十多年,慘一點的時候是2010年的16.6萬,好一點時是2012年龍年時的22.9萬;但從2015年後就從當年的21.3萬一路下降到去年的16.5萬人,而同期學前經費是毫不手軟的從100多億增加到500多億。

大部份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都碰到過同樣的問題;歐洲先進國家當然是少子化的「先驅」,比台灣早20年(1970年代之後)就進入少子化年代,各國當然也有各種相應政策因應,雖然也許減緩生育率下降速度,但少有能翻轉的案例;而亞洲國家中的日、台、韓也同樣飽受少子化之苦,台韓同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日本十多年前就進入人口衰退,去年台韓也一起走進人口衰退,甚至連中國都已出現人口結構惡化的徵兆而不得不取消「一胎化」政策,原本以為有助增加新生兒數,結果新生兒數還是持續減少。

從國內外對少子化因素的研究與調查來看,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的原因不少,概略分大項是包含物價基礎與社會因素,前者如積蓄不夠、薪資太低、覺得自己養不起孩子而不生,社會性因素則有千百樣:有人擔心全球暖化、有人認為「社會黑暗」不想把孩子帶到世上,有人就是獨身主義、或是不願負生養孩子的終身責任等,當然,還有職場長期對生養孩子(特別是女性)的不友善因素。

而政府的那些育兒津貼、幼兒園補助等等,不能說效果為零,但卻只能補不生不養因素的千百分之一,也許暫時止住讓新生兒人數不再下滑,甚至可能增加到17、18萬,但這些數字都屬低檔,要逆轉明顯回升,難矣哉!政策制定者除了撒幣外,更該多思考從其它社會性與結構性因素的改善。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