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血腥衝突不斷 族群隔離是病根

2014-07-17 15:41

? 人氣

一名巴勒斯坦男孩走過一堵被受色列攻擊的牆面(美聯社)

一名巴勒斯坦男孩走過一堵被受色列攻擊的牆面(美聯社)

過去數周來,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大規模武裝衝突再起,犧牲眾多平民性命。曾長駐耶路撒冷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記者布羅納(Ethan Bronner)11日著文指出,今日的以巴武裝殺戮並非民族敵對的必然結果,近因在於兩個社群因相互隔離而越來越不了解對方,逐漸失去合作的意願及同理心。促進族群融合雖非解決爭端的萬靈藥,但過去十數年來的切割,顯然使地區和平更加遙遙無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平等的往來


布羅納描述,1980、90年代,數萬名住在約旦河西岸(West Bank)與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工作。這些巴勒斯坦人會學習用希伯來文(Hebrew)溝通,與以色列雇主建立關係。在沒有太多選擇的情況下,他們會觀賞以色列的電視節目。


許多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的政治及公共責任形成一種戒慎的認同。在建國討論上,也有許多巴勒斯坦菁英分子相信,以色列的政經架構可以做為巴勒斯坦的參考。他們實地觀察到以色列人面對公共政策的堅實(有時殘酷)的作法,並認為自己或許也可以採取類似的途徑。


相對的,以色列人也會在周末時前往約旦河西岸買些蔬菜、修車、用餐、或是去參加他們的巴勒斯坦員工的婚禮或派對。有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甚至成為事業上的夥伴。


當然,雙方的關係並不是平等的,具有殖民地的顯著特質。但布羅納指出,當雙方還存在實質接觸時,人很難對「認識的他人」遭逢的危難全然無動於衷。他舉例,當修理你家陽台的工人因約旦河西岸被封鎖而無法上工,「這會讓你有所反應。」你認識這名工人,你信任他,也熟悉他的家人。同樣的,當一名巴勒斯坦工人知道以色列雇主的母親生了重病,他也很可能會感到難過。


加薩走廊武裝衝突中巴勒斯坦受害孩童的親屬(美聯社)


隔離政策形成


但過去10到15年來,兩個社群之間的距離逐步擴大。從1990年代開始推展的奧斯陸和平進程(Oslo process)在21世紀宣告失敗,巴勒斯坦起義(intifada)爆發,一種兩方社群必須分離的共識很快形成,而且嚴格地付諸實踐。以色列人不得進入巴勒斯坦社區,絕大多數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得進入以色列,他們的工作由持短期簽證的亞洲移工取代。


同時,巴勒斯坦人也發起拒絕與以色列來往的運動。這後來發展成稱為「抵制、撤資及制裁」(BDS)的全球運動,目的是透過政治及經濟層面的施壓,要求以色列結束對巴勒斯坦的殖民統治並尊重難民人權。


這段時間中,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阿拉伯衛星電視台(Al Arabiya)與黎巴嫩「燈塔」電視台(Al Manar)等阿拉伯媒體的發展,也使得巴勒斯坦逐漸加深對阿拉伯世界的認同,並強化與以色列的切割。如今加薩走廊幾乎沒有人會看以色列的電視。現在能說希伯來文、真正認識以色列人的巴勒斯坦人,都已經超過40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