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修專欄:草船借箭的「杯具」

2017-09-22 05:50

? 人氣

草船借箭並非全然虛構(電影赤壁照劇照)

草船借箭並非全然虛構(電影赤壁照劇照)

讀〈出師表〉可以看到劉禪所代表巴蜀厭戰的人心,但漢語的定式思維中,分辨忠奸比還原真相來得重要。正是這種長期的集體怠惰,讓後人看不到諸葛的戰略偏執。

父:諸葛亮利用大霧接近曹軍水寨,船上都是稻草人,準備接收敵營箭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童:可是諸葛亮之前不是說過「欲破曹公,宜用火攻」?如果這時候曹操這邊有人射出著火的箭,那他的船不就全燒光了?

父:…。因為曹操沒想到…因為這故事不是真的…因為諸葛亮是忠臣,所以大家都講他的好話…。

蜀漢史觀的三國和曹魏視角的三國大異趣。(電影赤壁照劇照)
蜀漢史觀的三國和曹魏視角的三國大異趣。(電影赤壁照劇照)

「借箭」故事並非全然虛構

小童的疑問,讓草船借箭這個千古傳奇一下子杯(網文,音同悲劇)了。他爸爸在窘困之後才說出的真相,實因羅貫中與歷來的讀者皆偏愛孔明,以至於不能或不願戳破這個冒進危險的戰術。草船借箭至今仍是高二國文的第十課,在國文的教師手冊中也載明「借箭為虛構的故事」,但建議教師引導學生「省思人際的互動,培養與人為善,洞燭機先,遇事冷靜的處世態度…從歷史的興衰起伏中,得到可貴的人生啟示」。

其實是否虛構並不是關鍵,問題在於傳統教學看似優游於文學的想像,其實卻讓思辨與對詰止步。如果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google一下,就會發現「借箭」真有其事,載於三國志轉述自魏略,時間在赤壁之後五年(建安十八年),主角是孫權。從曹魏官修史的角度,這只是一次因為敵方偵查而偶發的火力展示,並無勝敗可言。但後來的話本陸續改編,把精采的橋段都加在諸葛亮身上,最後以羅貫中的版本集大成。

 諸葛亮親書的出師表也在高中文言文必選之列,如果草船借箭可以反被「火攻」,我們該如何與學生討論前後出師表?

對岸西安有位學者胡覺照,是諸葛亮與蜀漢史觀的長期批判者,他主張以華歆的「止戰疏」代替出師表,華歆在此疏中,勸諫新登基的曹丕多「留心治道,以征伐為後」。我的建議是讓學生將兩文並讀,而且盡可能旁及相關史料,目的在於還原三國的歷史原貌,來理解諸葛亮的明言的文意與未明言的意圖。

魏蜀吳三方在土地與人口的比例為何?如果要從蜀中運一包糧食到兩軍對壘的漢中,需要消耗幾倍的糧草?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是否存在根本的缺陷?司馬懿為何採守勢就足以讓蜀軍退兵?在計量史學的協助下,數據與史料都不難取得。而國文老師不用把這些問題推給歷史課,只要請幾個高中生用一兩個禮拜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做出令人驚豔的多媒體簡報,問題在於傳統教法的出師表會講不下去。

諸葛亮的「出師表」讀之令人涕下,連杜甫都感動,不過,有大陸學者主張應該以華歆的「止戰疏」代之,因為後者鼓吹和平。
諸葛亮的「出師表」讀之令人涕下,連杜甫都感動,不過,有大陸學者主張應該以華歆的「止戰疏」代之,因為後者鼓吹和平。

維持現狀與復國派的路線之爭

諸葛亮少有大謀,協助劉備鼎立一方。位居宰相卻不篡蜀稱帝。在三國亂世中,實屬難得。千載之下杜甫與岳飛都為之感動,而這些真實的感情絕非無稽。出師表的作為老臣對少主的殷殷告誡,其實是一個絕佳的政治解盤與戰略分析的啟蒙文本。

曹魏代漢之後,劉備入蜀稱帝,很大一部分需要當地菁英的支持。直接與蜀漢有領土爭議是東吳,所以劉備耗費了巨大的心力與孫權相持,結果卻是「遺恨失吞吳」。諸葛亮則採取開發大後方的戰略,故「六渡瀘水」,厚積國力。而在劉備死後,諸葛卻以發動另一場戰爭來迴避與少主劉禪間的權力矛盾。丞相北伐,大軍在外少主無法節制,卻必須負擔沉重的戰費支出,蜀地人民當然有不同聲音。

讀〈出師表〉可看到巴蜀人心厭戰

所以出師表背後,是本地維持現狀派與復國大業派的路線之爭。戰爭是蜀漢最大的賭注,諸葛亮則是抬出法統,佈署人事,想要說服(或壓制)反對派。沒有讓學生看到這一層,高中國文教育可以說根本不及格。但問題不在學生的好奇心與教師的自省能力,而在「賞析文字然後教化」的教學方針。

作為兩篇絕妙文章,草船借箭與出師表當然應該繼續留在課本裡,但應該把三國對陣當成真正的戰役來模擬及思考,讀出師表可以看到劉禪所代表巴蜀厭戰的人心。漢語的定式思惟中,有極強道德先行與不究細節的傾向,分出忠奸比還原真相來的重要。正是這種長期的集體怠惰,讓後人看不到諸葛的戰略偏執。兩千年之後,只看到蔣公永豐艦救駕接班,卻看不到陳炯明對孫中山毀憲用兵的批判。

其實孫蔣都是中國現代史的大人物,正如同諸葛亮大名永垂後世。問題不在歷史人物,而在今人講述歷史的偏頗,並且不知反省地搬到教育體系中。以台灣的民意分裂,理應是最能夠進行歷史除魅的社會,綠營應該重讀三國,並以台灣本土化的親身經歷來理解劉禪與諸葛之間的矛盾,藍營也不必老是對號入座,把諸葛投射成南宋南明與兩蔣式的悲劇英雄,不妨試著從曹魏的觀點來重新理解今天兩岸的局勢。

孫中山與宋慶齡與官兵在永豐艦合影(1923年)
孫中山與宋慶齡與官兵在永豐艦合影(1923年)

當孩子十歲開始思考統獨問題

但台灣的悲劇在於藍軍只想保住原來套路,而不管其中有多少糟粕。而綠營則大多是歷史的局外人,綠營頭面人物對中國歷史的理解,比他們滿心羨慕的日本人不知相去幾千里。藍綠的史學工作者令人失望的地方,不是因為他們講的全是假話,而是他們期待以國家教化青年的私心完全是一丘之貉。今天聯署反對文言文的「本土學者「,其實就是明天的「國教派」。

漢字與普通話已經是台灣文化不易的基底,至於未來的新芽長的如何?則該由社會與技術的長期演化來決定。但如果中國化就是去糟粕化,有何不可?如果本土只是另一層過時的老繭,就請別浪費大家時間。

台灣最精彩之處,也許就是孩子十歲就開始思考與自己切身相關的統獨問題。年輕人需要更多的辯論與真相,但老人們總是還在搞刪訂史書那一套。歷史具有解放思想的潛能,但上位者素來不好此道。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新新聞》1594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正修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