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開放美豬牛換回什麼?台灣準備好了才怪

2020-09-03 07:20

? 人氣

台灣真對台美BTA準備好了?恐怕未必。圖為經濟部長王美花針對開放美豬、美牛議題說明。(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台灣真對台美BTA準備好了?恐怕未必。圖為經濟部長王美花針對開放美豬、美牛議題說明。(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上周五宣布開放美牛豬後,國內紛擾多日,經濟部長王美花在與美國的線上座談會上說,台灣已準備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了。實際情況則是:至今尚未清楚從開放中,台灣「換回來什麼」,對簽台美BTA,台灣更是遠遠尚未準備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王美花在參加美國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主辦「後疫情時代台美經濟關係」線上座談會時說,台灣除了持續推動法規與國際接軌,也與美國共享自由民主價值;台美供應鏈關係緊密,台灣被排除在區域貿易協定之外既影響台灣供應鏈安全,也影響美國長期利益,因此盼能洽簽台美BTA,而且「台灣已準備好與美國達成高標準的BTA」。

這個座談會中有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出席,傳統基金會更是美國保守派的領導智庫,因此當然不是「一般座談會」,政治味道十足。不過,說台灣已準備好簽BTA,顯然高估台灣現在的開放程度、同時低估可能的反彈力道。

單以這次的開放美豬而言,各地豬農的抗議、動員、地方政府的反彈,就已是壓力十足,政府必須搞一個百億元的基金,作為豬農的「損害賠償」。台灣一直有一股反對自由貿易的力量,如果簽BTA,貨物全面降稅開放,受到影響的產業更多。

台灣工業產品平均進口關稅在4%左右,這部份影響雖有但不算非常嚴重,但台灣農產品平均進口關稅15%,遠遠高於美國的5%左右,換句話說,簽BTA會讓台灣農產品進口關稅大幅降低,台灣縱然號稱農業技術多先進、領先多少國家,但小農制並不利於降低成本、大量生產,原本就居劣勢─從養豬成本台灣硬是比美國多一倍可看出。

一旦開放,國內農產品勢必面對競爭與淘汰壓力,農業等於是上供桌當祭品,台灣真的準備好面對及因應了嗎?經濟部或許該多去問問那些農民再決定是否說出此話吧。

此外,開放美牛豬除了獲取美方官員與議員「一致好評」的口惠外,到底換回什麼實利,外界還是不清楚。

如果只是得到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的復談,代價未免太高了;因為TIFA的型式高於實質,過去的經驗看來其對台灣的效益未顯。如果是BTA(台美雙邊貿易協定),顯然與一般期待的FTA(自由貿易協定)是有距離,因為FTA涵蓋面更廣,從商品、服務到投資、甚至各種法規都涵蓋,與BTA限縮於商品還是有層級上的不同。

至於蔡英文說的「基於國家經濟利益,符合未來總體戰略目標的決定」、「台美經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起點」,或是「被通知」的衛福部長陳時中說的「換一個國際地位」,就是更是語焉不詳、心證居多。經濟部長說出的「不解決難以加入CPTPP」,雖然可以「硬拗」,但美國早已退出,硬把美豬牛開放當成關鍵,可笑了;只是這番話也透露另外一個心證:台灣年底勢必開放日本核食進口,因為CPTPP是日本主導,而開放核食一直是日本要求加入的「前提」。

美方施壓台灣開放美豬牛的壓力從來不少,歷經扁、馬、蔡三朝超過15年,當年扁馬都未放行,蔡政府則全盤接受美方要求(看美方官員如何肯定就知道),是蔡政府的抗壓性不如過往,還是台灣對美的依賴更深而更無能抗拒壓力?未來談BTA,蔡政府有多少能力為台灣、農民爭取應有的利益與保障,還是又是全由美方予取予求?官員在任意誇口「台灣準備好了」之餘,還是多用心應對未來,設法爭取到更好的條件吧。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