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川普政府的三部組曲─欺騙論、失敗論與罰酒論

2020-08-15 06:50

? 人氣

失敗論是這三部組曲的核心,但美國從1990年代起的交往政策真的失敗了嗎?且不論在這一段期間,交往政策帶來的一些好處,例如全球貿易的擴張、美國本身也日漸富裕,即使從失敗論的核心主張來看,也頗有問題。事實上,美國學界對失敗論的看法,也是言人人殊,並無定論,只是川普政府把它拿來當罰酒論的理由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失敗論認為中國大陸並沒有因為經濟發展而走向政治自由化,但別忘了,至少在胡錦濤時代,大陸是比以往更為開放。即使習近平時代有緊縮與加強控制的趨勢,但這也說明正是因為大陸社會的自由氛圍日漸濃厚,因此才有緊縮與控制的作為。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上海科技館與中國年輕人見面。(AP)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上海科技館與中國年輕人見面。(AP)

現代化非線性發展

現代化本來就不是一個線性發展的過程。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說得好,以中國而言,現代化理論在短期來看或許是錯的,但長期來看,現在仍言之過早。然而美國政府似乎對現代化理論失去了信心與耐心,也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信心,才會把失敗論拿來當藉口。

對於失敗論,曾在布希政府服務的美國學者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的評論,可說是一針見血。他指出:「(與中國大陸)和解的主要目的,從來不是把它當成改變北京根本利益的工具,而是要認知雙方共同利益並且與中國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

換言之,失敗論根本是打錯了靶。不僅如此,他認為失敗論反映了美國霸權的心態。「對他們(失敗論者)而言,連中國成立亞洲基礎建設銀行也是失敗,因為在他們眼中,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才是國際秩序。

依此邏輯,美國政策可被視為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中國停止變得更強大,或者不再依其實力尋求更大的影響力。像這樣的標準,不切實際,而且對於美國如何處理實力與影響力日漸強大的中國,無法提供任何指引。」大概沒有人說得比他更坦白,更透徹了。

中國大陸真的不是國際社會上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嗎?中國大陸簽署了氣候變遷的巴黎協議、成立亞洲基礎建設開發銀行、中國已是一百二十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創造了另一種格局的全球化)、發起金磚五國、在上百國家興建電廠、通訊網路、鐵公路等基礎設施、透過多個「多加一」(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多邊模式啟動多邊合作等等,這些作為在美國眼中,並非視而不見,而是視之為威脅,視之為交往政策的失敗,因為這些都不在美國的領導與控制之下。總而言之,美國長期的霸權早已養成了美國中心主義的心態,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罰酒論難以成功

川普政府把失敗論掛在嘴上,為的是推動罰酒論,但失敗論並不足以做為罰酒論的理由。沈大偉(David Schambaugh)在2016年出版「中國的未來」(China’s Future)一書,雖然也接受失敗論,但他認為兩國的重要責任是學習如何管理競爭,也就是競爭性共存(competitive coexistenc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