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直呼響鈴7分鐘「沒效率」 立院表決按鈴其實大有典故 

2020-05-22 17:02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由台灣民眾黨主辦「共融經濟幸福永續-後疫情時代經濟」論壇,於發表演說時遭到立法院7分鐘響鈴打斷,成為意外插曲。(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由台灣民眾黨主辦「共融經濟幸福永續-後疫情時代經濟」論壇,於發表演說時遭到立法院7分鐘響鈴打斷,成為意外插曲。(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2)日到立法院演講,但恰巧碰到立法院響起7分鐘表決鈴,他當下搖頭表示這沒有效率,這就是國家要改進的地方,「哪裡需要7分鐘去提醒,5秒、10秒就知道了。」事實上,表決7分鐘鈴響其來有自,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臉書過去就曾在臉書發文解釋緣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柯文哲今赴立法院,參與民眾黨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經濟論壇,演講過程因遇到立法院表決前長達7分鐘的響鈴,兩度停下抱怨「有必要響鈴那麼久嗎?有夠沒效率,要是我一定受不了」,他更說按照北市府的標準,比長官晚到就算遲到,晚到就到後面罰站。

20200522-台北市長柯文哲(左五)出席由台灣民眾黨主辦「共融經濟幸福永續-後疫情時代經濟」論壇。(蔡親傑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五)出席由台灣民眾黨主辦「共融經濟幸福永續-後疫情時代經濟」論壇。(蔡親傑攝)

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過去曾以《你知道嗎?院會當日「第一次」表決前要先響7分鐘的鈴聲!》為題來說明,當立法院響起急促的鈴聲時,就代表四散各地的立法委員,要在7分鐘內奔向同一個地方,這個發生在立法院的奇特景象,源自於1992年某一次立法院會議的討論。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說明,院會在當有重大法案通過時,網路上常會流傳的「表決紀錄」圖,就是院會上各個立法委員針對該議案、在各階段讀會時,按下「贊成」「反對」或「棄權」的紀錄;由於立法委員公務繁忙,有時會在院會即將開始表決時,才匆匆趕到議場準備投票,因此針對這段「匆匆趕到」的過程,有了一個「響鈴7分鐘」的機制。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指出,這個「響鈴7分鐘」機制的由來,源於1992年1月3日院會上的一段討論,當時院會是「第一屆資深立法委員」終止職權後的第一次會議;根據立法院公報內容,討論過程是時任立委的盧修一「表決前要先打鈴,通知委員來表決」,而時任立委的李慶雄則說,「不要按鈴通知不在場委員來表決。因為他們沒有在場參與討論,如何參與表決?」

對此,身為主席的劉松藩認為,表決前按鈴還是較正確的作法。而後經過各方討論,針對響鈴的時間,劉松藩表示,「有委員主張10分鐘,但有其他委員認為10分鐘太長了,本席折衷7分鐘好了,否則大家吵個沒完。」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說明,關於這個「響鈴7分鐘」的傳聞,還有媒體寫過,是要讓那些「在林森北路談公事的立委」能趕回議場表決,但實際上的討論過程,其實正是發生在1992年1月的這次院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