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乳癌患者比歐美小10歲!年輕女性適合超音波檢查

2017-05-05 16:41

? 人氣

國內乳癌患者平均年齡較歐美年輕了10歲,且發現時多已屬治癒困難的2、3期,值得姊姊妹妹們警惕。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國內乳癌患者平均年齡較歐美年輕了10歲,且發現時多已屬治癒困難的2、3期,值得姊姊妹妹們警惕。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全癌症排行榜第3名、女性癌症榜首、發生率增加速度居各類癌症之冠…,究竟是哪種癌症這麼可怕?答案是:乳癌。國健署日前公布最新2014年癌症登記結果,在在證實了乳癌對國內婦女生命的威脅只增不減。更甚者,臨床發現,國內乳癌患者平均年齡較歐美年輕了10歲,且發現時多已屬治癒困難的2、3期,值得姊姊妹妹們警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國健署資料,2014年國內新增罹癌人數10萬3147人,其中幾乎全由女性包辦的乳癌人數就有1萬1769人,占了整體罹癌人數11%,不但以每10萬人70.7人的駭人發生率,連續多年高居女性癌症首位、全體癌症第3名,其發生率增加的速度更好比一支直向天際竄升的飛箭,射穿了無數女性原本美好的人生。

平均每11人中就有一人小於35歲

康聯預防醫學醫師張容蓉表示,國內乳癌平均好發年齡約45歲,故目前政府補助45-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惟臨床發現,國內乳癌患者平均每11人中就有一人小於35歲,換言之,台灣乳癌發生普遍有年輕化的趨勢,且患者年齡平均較歐美小10歲左右。

康聯預防醫學醫師張容蓉。(康聯預防醫學提供)
康聯預防醫學醫師張容蓉表示,國內乳癌患者平均每11人中就有一人小於35歲,換言之,台灣乳癌發生普遍有年輕化的趨勢,且患者年齡平均較歐美小10歲左右。(康聯預防醫學提供)

更令人遺憾的是,相較於歐美女性多有乳房自我檢查的意識與習慣,故發現之乳癌多屬第一期以下,國內乳癌篩檢率則只有4成,發現的乳癌也多為治癒困難的2、3期。一名30歲出頭女醫師雖身為醫療人員,但因平日工作太忙,疏忽了自我照顧,待發現罹患乳癌時已是第3期,且已有全身多處轉移,雖經積極治療,數月後仍不幸離開人世。

45歲以上免費乳房攝影定期檢查 較不適用年輕女

張容蓉說,乳房是由乳房腺體、脂肪、及結締組織等密度相近的物質組成的。國健署為45歲以上婦女提供的免費乳房攝影定期檢查,是利用X光來診斷其病灶,由於X光對於微小鈣化點的偵測相當敏感,檢查時需要將乳房做適度均勻壓迫,使之固定、組織分散、降低重疊讓病灶更為清晰。

雖然乳房攝影是很好的癌篩工具,但對45歲以下的女性卻不太適合,關鍵在年輕的乳房較為緻密,其微小鈣化點易受遮蔽較不清晰,容易讓乳房攝影的診斷力下降,尤其對乳房的腫塊,乳攝的判別效果上也較為困難;相較之下,乳房超音波就是比較適合45歲以下年輕女性的乳房篩檢工具。

婦女作乳癌檢查的項目及時機。(康聯預防醫學提供)
婦女作乳癌檢查的項目及時機。(康聯預防醫學提供)

張容蓉解釋,乳房超音波的原理,是發射人耳聽不到的高頻音波,利用不同組織中音波前進速度不同的特性,收集穿透組織後的反射波來成像,所以各年齡層的女性,甚至懷孕期間,都可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因此她特別呼籲35歲到45歲之間的婦女,最好能每一至兩年定期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

那麼究竟該如何阻止乳癌來敲門呢?張容蓉強調,醫師已公認西化飲食,包括富含動物性荷爾蒙的油炸雞排、燒烤以及西式甜點等,都是導致乳癌發生的高風險。另根據「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最新研究指出,保持運動可降低乳癌病人降低復發和死亡風險,台灣比歐美女性更缺乏運動,而熬夜晚睡更是時下年輕族群的生活型態,這些生活習慣都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再加上飲食不當,都可能會提高台灣乳癌的好發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