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牛津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大家誤會群體免疫了,人類必須面對「與病共舞」

2020-04-24 10:40

? 人氣

陳錚鳴:是這樣,所以沒有人希望主動去感染。從群體免疫角度講,存在不確定性。假如必須恢復生產和學習的時候,你自己就要有所預見。學校裏兒童、青少年感染力很低,他們免疫力很強。感染之後大多都能恢復,幾乎沒有死亡。即使有死亡,也是個別有基礎疾病。比方說有的有兒童糖尿病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這部分人可以放心復學。另外當然要阻斷跟老人的接觸。所以在決策過程中需要有一些這樣的基礎數據(做參考),不可能一刀切。

BBC中文:疫苗問世後能否消滅病毒?

陳錚鳴:新冠病毒最大的問題是疫苗還在研製,最快可能今年下半年出來。但(疫苗)還存在不確定性。

第一疫苗會不會有保護作用不知道,第二它的安全性也未知。

第三病毒不穩定會變異。也許疫苗研製出來了,會管一到兩年。就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都在換,因為它變化很快。那麼新冠病毒也可能存在同樣的情況。

有可能兩年後研製出來,就沒有保護作用,或者保護作用很弱。那麼就還得再研究。

所以現在怎樣控制病毒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疫苗肯定是大家最為關注的一個防止感染的最重要的手段。

新冠病毒

BBC中文:中國已經復工復產,好像大眾已經接受了邊工作邊抗疫的常態。疫苗最快要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才能研製成功。現在到疫苗研發成功的空窗期,是否客觀上在走向變相的群體免疫

陳錚鳴:(無奈嘆氣)這是不得已為之。因為任何的抗疫必須顧兩頭,就像一個天平一樣,一方面要保護健康,一方面要保護生產。整個經濟民生停擺之後,短期內問題不大,時間一長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次生危害。可能帶來的對民生、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會超出新冠病毒帶來的危害。這是每個國家面臨的(問題),它(封城)不可能長期執行下去。肯定要解禁,我們要學會「與病共舞」。

「與病共舞」並不是鼓勵大家主動去感染病毒,但會存在被感染的風險。所以從國家角度講,不可能徹底解封。中國現在開始嘗試全面解封,但是其實很難做到,大家都提心吊膽。很多的公共場合、集會和球賽這樣人口密集和封閉的環境,大家其實還是很謹慎。或者還沒有完全恢復。

歐美國家肯定也是這樣,基本的生產線恢復,有些東西可能不一定恢復。哪怕恢復後,個人的風險評估也不一樣,比如膽子小的,或者謹慎的,可能會戴口罩,或者有的選擇不出門等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和病毒傳播的概率。

BBC中文:有媒體將本次新冠疫苗的研發比喻成一場競賽,您如何看?

陳錚鳴:放在大框架下講,這是跟病毒的競賽,而不是國家之間的競賽。從小的層面來看,公司研發成功了,會帶來利益,這個也合理,因為它在前期也投入大量的資源和成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